近日,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公布全国第三轮地方志编修试点单位名单,襄阳市成功入选。
地方志是赓续历史文脉、资政辅治、教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一轮志书《襄樊市志》1994年出版,时间断限为1886年至1985年。二轮志书以《襄樊市志(1979—2005)》为引领,全市共编修志书200余部,是襄阳修志史上“成果最多、范围最广、质量最高”的一次修志。其中,《襄樊市志(1979—2005)》获襄阳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别奖,成为资政决策、知晓襄阳历史、研究襄阳市情的可靠依据和重要借鉴。
三轮修志繁杂浩瀚,试点争取来之不易。作为全国试点单位之一,我市将积极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更好运用第二轮修志工作中积累的好做法、好经验,科学谋划第三轮修志工作的蓝图和路径。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编修,实施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部门组织实施、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在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保障机制、建立志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探索创新,通过专家指导与众手成志有机结合,努力跑好三轮修志“第一棒”,打造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精品佳志,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操作、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切实达到“出经验、出人才、出成果”的工作目标。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吴芳丨通讯员:张莹 张艳辉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