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598585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科技强则国家强!襄阳大地奏响科技创新“最强音” [editor] => 周杨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4-03 15:40:56 [published] => 2025-04-03 15:40:56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4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2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1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1032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日前,2025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清单发布,襄阳129个项目入选,包括“高性能陶瓷材料制备科学与技术创新”“高性能熔盐铝离子电池关键技术研究”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向大规模复杂电网的拓扑结构约简算法研究”等19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这些项目围绕新材料与先进制造、航空航天、人口与健康等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吸引和集聚全省优秀科研人员开展攻关,在襄阳大地上奏响科技创新“最强音”



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

高性能陶瓷材料是国防工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撑材料,但其在制备过程中存在烧结温度高、大尺寸制备困难、复杂形状加工困难等难点。

电化学储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响应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电网储能、可再生能源储存等领域。目前,锂离子电池在电化学储能技术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高昂的成本、有限的锂资源等极大限制了其大规模储能应用。铝电池由于铝负极成本低、地壳元素含量高、比容量高的特点,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之外的一种极具实际应用前景的电池。

作为襄阳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高能级科创平台,湖北隆中实验室此次申报的“高性能陶瓷材料制备科学与技术创新”“高性能熔盐铝离子电池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被确定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襄阳高性能陶瓷材料制备、储能电池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当前,全省正全力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加快支点建设。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要切实扛起科技创新支点重任。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襄阳市科技局局长陈瑶表示,这些项目聚焦襄阳优势领域,开展前瞻性、引领性和交叉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对于推动襄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
>>>

近年来,襄阳加快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和科技成果转化。

此次,襄阳市农科院申报的“玉米籽粒蛋白含量的遗传基础解析和新品种选育”项目是襄阳市农业领域首个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襄阳市农科院科研科科长赵广表示,种植高蛋白玉米,既能从源头上提高能量转化率与饲料转换率,还能减少对大豆和豆粕的进口依赖。该项目主要聚焦玉米营养品质的遗传改良,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现代育种技术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这129个项目中,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等襄阳本地高校申报获批的项目约占四分之一,涉及太阳能电池、自动驾驶、车用轻质镁合金材料、饲料加工等领域,将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为加快建设区域性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添砖加瓦。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等医疗系统获批立项的“多价HPV疫苗产生交叉保护作用的免疫机制研究”“杜鹃兰叶抗帕金森病活性成分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等项目,将推动襄阳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襄阳市农科院获批立项的“优质香稻种质资源筛选及香味调控机制研究”“长豇豆响应根腐病应答机制及其生防菌防治研究”等项目,将助力襄阳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


扩大基金规模,激发创新活力
>>>

襄阳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是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组成部分,由湖北省科技厅与襄阳市共同出资,已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106项,吸引省内30多家研究机构合作。目前,襄阳市600余名研究人员主持或参与襄阳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

2024年10月,襄阳市科技局分别与湖北文理学院、湖北隆中实验室、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襄阳市中心医院、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襄阳市中医医院签署协议,共同出资设立新一轮襄阳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以多元化投入方式将基金规模扩大至4500万元,资助项目数量扩大到112项。

基金规模的扩大,为襄阳构建体现本地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基础。

此次,襄阳市依托单位申报的“车用轻质镁合金材料本构模型及车身结构轻量化应用研究”“高速重载轴承梯度纳米结构表面强化技术研究”“优质香稻种质资源筛选及香味调控机制研究”等99个项目,聚焦新材料与先进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痛点开展技术攻关;获得其他联合基金立项的“基于机器人辅助神经外科手术精准微创治疗体系的构建”等9个项目,将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合作。

此外,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省内高校的9个项目获襄阳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立项。

陈瑶表示,襄阳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激发了全市基础研究依托单位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有效拓宽了基础研究项目的支持渠道,将促进全市基础研究工作体系建立和研究人才队伍培育,助力襄阳建设区域创新中心。



记者:杨洋

通讯员:朱珊珊 陈雨琪

编辑:周杨 | 责编:张丽

审核:刘德祥  周锴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504/ffeaa3d830329d2ea9f22e17d52e47cb.jpeg [id] => 3512387 [ratio] => 0.75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598585.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598585.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杨洋,周杨 [author] => 杨洋,周杨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504/ffeaa3d830329d2ea9f22e17d52e47cb.jpeg [id] => 3512387 [ratio] => 0.75 ) ) [oldpv] => 630 [all_pv] => 0 ) 1

科技强则国家强!襄阳大地奏响科技创新“最强音”

©原创   2025-04-03 15:40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日前,2025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清单发布,襄阳129个项目入选,包括“高性能陶瓷材料制备科学与技术创新”“高性能熔盐铝离子电池关键技术研究”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向大规模复杂电网的拓扑结构约简算法研究”等19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这些项目围绕新材料与先进制造、航空航天、人口与健康等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吸引和集聚全省优秀科研人员开展攻关,在襄阳大地上奏响科技创新“最强音”



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

高性能陶瓷材料是国防工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撑材料,但其在制备过程中存在烧结温度高、大尺寸制备困难、复杂形状加工困难等难点。

电化学储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响应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电网储能、可再生能源储存等领域。目前,锂离子电池在电化学储能技术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高昂的成本、有限的锂资源等极大限制了其大规模储能应用。铝电池由于铝负极成本低、地壳元素含量高、比容量高的特点,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之外的一种极具实际应用前景的电池。

作为襄阳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高能级科创平台,湖北隆中实验室此次申报的“高性能陶瓷材料制备科学与技术创新”“高性能熔盐铝离子电池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被确定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襄阳高性能陶瓷材料制备、储能电池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当前,全省正全力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加快支点建设。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要切实扛起科技创新支点重任。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襄阳市科技局局长陈瑶表示,这些项目聚焦襄阳优势领域,开展前瞻性、引领性和交叉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对于推动襄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
>>>

近年来,襄阳加快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和科技成果转化。

此次,襄阳市农科院申报的“玉米籽粒蛋白含量的遗传基础解析和新品种选育”项目是襄阳市农业领域首个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襄阳市农科院科研科科长赵广表示,种植高蛋白玉米,既能从源头上提高能量转化率与饲料转换率,还能减少对大豆和豆粕的进口依赖。该项目主要聚焦玉米营养品质的遗传改良,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现代育种技术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这129个项目中,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等襄阳本地高校申报获批的项目约占四分之一,涉及太阳能电池、自动驾驶、车用轻质镁合金材料、饲料加工等领域,将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为加快建设区域性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添砖加瓦。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等医疗系统获批立项的“多价HPV疫苗产生交叉保护作用的免疫机制研究”“杜鹃兰叶抗帕金森病活性成分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等项目,将推动襄阳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襄阳市农科院获批立项的“优质香稻种质资源筛选及香味调控机制研究”“长豇豆响应根腐病应答机制及其生防菌防治研究”等项目,将助力襄阳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


扩大基金规模,激发创新活力
>>>

襄阳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是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组成部分,由湖北省科技厅与襄阳市共同出资,已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106项,吸引省内30多家研究机构合作。目前,襄阳市600余名研究人员主持或参与襄阳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

2024年10月,襄阳市科技局分别与湖北文理学院、湖北隆中实验室、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襄阳市中心医院、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襄阳市中医医院签署协议,共同出资设立新一轮襄阳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以多元化投入方式将基金规模扩大至4500万元,资助项目数量扩大到112项。

基金规模的扩大,为襄阳构建体现本地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基础。

此次,襄阳市依托单位申报的“车用轻质镁合金材料本构模型及车身结构轻量化应用研究”“高速重载轴承梯度纳米结构表面强化技术研究”“优质香稻种质资源筛选及香味调控机制研究”等99个项目,聚焦新材料与先进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痛点开展技术攻关;获得其他联合基金立项的“基于机器人辅助神经外科手术精准微创治疗体系的构建”等9个项目,将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合作。

此外,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省内高校的9个项目获襄阳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立项。

陈瑶表示,襄阳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激发了全市基础研究依托单位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有效拓宽了基础研究项目的支持渠道,将促进全市基础研究工作体系建立和研究人才队伍培育,助力襄阳建设区域创新中心。



记者:杨洋

通讯员:朱珊珊 陈雨琪

编辑:周杨 | 责编:张丽

审核:刘德祥  周锴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