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聚焦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持续改进提升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新鲜出炉。
该《方案》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全省营商环境大会和全市“新春第一会”精神,加快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出实施公平守护行动、公正执法行动、提质增效行动、建链强链行动、强基惠民行动、全程联动行动,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企业“可感可及无温差”的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出台背景
制定《方案》是市委、市政府积极回应企业关切,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行动,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针对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案》提出了务本务实的针对性政策举措,将有效规范政府行为,改进服务方式,提振市场信心,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主要内容
实施公平守护行动,打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具体从积极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严格规范招投标市场、深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强力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五个方面,发挥政策组合效应。
实施公正执法行动,打造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具体从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大幅减少行政检查、积极化解拖欠账款、有效保障企业权益、持续解决执行难题五个方面,发挥政策联动效应。
实施提质增效行动,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具体从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深化助企纾困服务、深化惠企政策落实四个方面,发挥政策协同效应。
实施建链强链行动,打造系统完善的产业生态环境。具体从全面构建高质量产业链、全面构建高富集资金链、全面构建高效率服务链、全面构建高水平创新链四个方面,发挥政策系统效应。
实施强基惠民行动,打造和谐宜居的社会生活环境。具体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构建便利出行网络、营造宽松创业环境、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发挥政策集成效应。
实施全程联动行动,健全务本务实的保障机制。具体从建立立项争资服务保障机制、招商引资落地见效机制、企业诉求快速办理机制、评价督办工作机制四个方面,发挥政策保障效应。
主要特点
坚持目标牵引,聚焦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以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目标,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企业可感可及无温差”两大导向,系统性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坚持系统设计,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六大行动层层递进:从基础规则到服务效能,再到产业生态、社会配套、机制保障,形成“规则夯基→服务赋能→产业聚链→城市留人→机制兜底”的完整逻辑链条。
坚持政策协同,直击企业关切的痛点堵点。突出市场化和法治化协同,共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突出数字化赋能与机制创新结合,共同塑造高效政务服务;突出产业生态和社会生态并重,共同提升发展底色。
坚持执行刚性,健全保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通过采取联合建立项目谋划协作“智囊团”、实施“容缺受理+多部门并联快审”快速审批机制、实施“项目签约6个月内开工、开工2个月内入库”高效落地推进机制、建立“紧急诉求3日办、平急诉求5日办、疑难诉求15日办”分类限时办理机制、创新发布“城市机会清单”、完善企业问题和诉求“收集、分办、跟踪、反馈”闭环管理机制、优化营商环境评估机制等制度性保障措施,推进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胡采棣丨通讯员:张俊豪
制图:曾晓薇
编辑:董子川 付梦婕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