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楚山公园,晨雾还未散尽,园林工人已手持工具在坡地上忙碌……4月1日,记者在东津新区城市景观焕新工程施工现场看到,20余名园林技师正在对楚山公园入口区域退化草皮进行微创修复,补植花卉。
近日,东津新区城市景观焕新工程全面启动。该工程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通过系统化改造提升,着力构建“推窗见绿、移步换景”的城市生态格局。该工程预计6月底完工。
东津新区城市景观焕新工程采用“三改三增”模式,打造立体生态画廊:通过改品种优化植物群落结构,改功能强化互动体验,改布局塑造区域特色,从而增绿量提升生态品质,增色彩强化视觉韵律,增设施完善民生配套,提升城市景观效果,让绿色空间真正成为市民共享的生态福利。
“我们通过色块的自然渐变,为市民营造沉浸式的景观体验。改造后的观景平台,将实现自然肌理与艺术装置的有机融合。”城市景观焕新工程负责人介绍,通过对退化区域进行中耕复垦和“金色活力”主题景观的重塑,不久后,逾300平方米金菊花与200平方米石竹即将组成错落有致的波浪形花海。
穿行于东津新区各下穿通道,新植的云南黄馨,正舒展枝条。这些明黄色的生态帷幕不仅构建起城市通风廊道,其垂坠的形态更与川流车影形成动静相宜的“视觉交响”。
在“四馆两中心”周边配套道路汉水路段,园林工人在树池和绿化侧分带内种植石竹花。290平方米的缤纷色块与道路绿廊相映成趣,构建起移步易景的视觉韵律。值得期待的是,唐白河景观带即将实施的透水混凝土改造工程,西溪景观带新增的汀步石系统,进一步提高公共绿地的“可达性”,可更好满足群众“快行慢游”出行需求。
下一步,东津新区将以“300米见绿、500米入园”为目标,结合东津的历史文化、自然风貌,谋划一批口袋公园、邻里花园等项目,做好绿廊绿道建设、绿地景观提升等配套设施工作,实现从绿化到美化、从色彩单一到内容丰富,让“微景观”扮靓城区“大视点”,真正实现“城市在花园中生长”的宜居愿景。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朱科 毛陈宇丨通讯员:肖伟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