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597568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传染、高发,不是感冒!近期高发,有这些症状请注意! [editor] => 汪嘉丽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3-31 11:18:39 [published] => 2025-03-31 11:18:39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1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58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发热、咳嗽、咽痛……你以为是小感冒?有一种传染病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一旦错过早期治疗机会,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它就是流脑。

以为是小感冒

男子硬撑3天后被送进ICU

福建宁德49岁的吴先生怎么也没想到,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会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近日,吴先生突发持续高热、炸裂式头痛、喷射状呕吐,起初他以为是小感冒并未在意,不料短短三天后就陷入深度昏迷,家属立即将他送医。到达医院时,吴先生已呼吸急促,瞳孔对光反射几乎消失,随即被紧急转入ICU救治。

经检查,吴先生被确诊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感染科、检验科微生物室等多学科团队的联合救治下,昏迷十日的他最终苏醒过来。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醒

冬春季是流脑高发期

3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醒:冬春季节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高发时期,天气寒冷干燥、室内通风不良、人员密集等因素都可增加流脑的传播风险。

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70%的流脑病例年龄主要在18岁以下,尤其以6个月至2岁时期的婴幼儿风险最高,学校中青少年感染及死亡的情况也屡屡发生。流脑起病急、进展快,极易导致死亡,其病死率超过10%。约20%的流脑患者即使治愈后也会留有严重的肢体和组织的伤残。

流脑的典型症状为发热、头痛、呕吐和皮肤出血,由于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许多人易忽视,导致延误治疗。

什么是流脑?

流脑的全称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脑膜炎奈瑟菌根据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分为 A、B、C、Y、W135等12个血清群,血清群间没有持久的交叉免疫。冬春季节是我国流脑的发病高峰,全年均可出现散发病例。

人群对于流脑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是流脑的好发人群,尤其是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由于集体学习和生活的特性,学校及幼儿园是流脑高发地点。

流脑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脑主要是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动作产生的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的,因病原体的外界生存能力较弱,间接传播的机会很少。但密切接触,比如同睡、拥抱、亲吻、哺乳等,易导致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

流脑有哪些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流脑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容易混淆和漏诊,耽误治疗。

早期症状(类似感冒)

发热:突然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头痛:剧烈且持续的头痛,普通止痛药难以缓解。

乏力:全身无力、肌肉酸痛。

咽痛:喉咙疼痛,可能伴有咳嗽。

典型症状(病情加重)

随着病情发展,流脑的典型症状逐渐显现,表明病情加重:

剧烈头痛:头痛加剧,常伴有恶心、呕吐。

颈项强直:脖子僵硬,低头时疼痛明显。

皮肤淤点/淤斑: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紫色的淤点、淤斑,按压不褪色。

畏光:对光线敏感,眼睛难以睁开。

意识障碍:精神萎靡、嗜睡,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

抽搐: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或局部性抽搐。

少数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病势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可于24小时内危及生命,病死率高!

如何预防流脑?

通过接种疫苗,我国流脑发病率已降至较低水平。流脑的传染性比流感弱得多,可通过接种疫苗,保持空气流通,必要时预防性服药,等等,有效防控流脑。

●按预防接种人员提示,及时接种流脑疫苗。

●尽量不带儿童到拥挤的环境,尤其是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应遮住口鼻。

●均衡饮食,避免吸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以增强抵抗力。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也应定时开窗通风。

●密切接触过流脑患者的人,应按医务人员建议进行预防性服药。

流脑病情凶险,但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在冬春季节,一旦出现高热、头痛,之后出现呕吐、皮肤大面积淤点/淤斑,甚至意识混乱、嗜睡、昏迷等症状,尽快就医,切勿拖延!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家应急广播 新京报等

编辑:汪嘉丽 | 校对:杜临雪

责编:梁龙 | 审核:曾春满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发热、咳嗽、咽痛……你以为是小感冒?有一种传染病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一旦错过早期治疗机会,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它就是流脑。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3/af8784407b7d2bc3ca32368f21bc6cd9.jpg [id] => 3510310 [ratio] => 0.57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597568.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597568.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汪嘉丽 [author] => 汪嘉丽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3/af8784407b7d2bc3ca32368f21bc6cd9.jpg [id] => 3510310 [ratio] => 0.57 ) ) [oldpv] => 22 [all_pv] => 0 ) 1

传染、高发,不是感冒!近期高发,有这些症状请注意!

2025-03-31 11:18   襄阳融媒体中心  

发热、咳嗽、咽痛……你以为是小感冒?有一种传染病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一旦错过早期治疗机会,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它就是流脑。

以为是小感冒

男子硬撑3天后被送进ICU

福建宁德49岁的吴先生怎么也没想到,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会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近日,吴先生突发持续高热、炸裂式头痛、喷射状呕吐,起初他以为是小感冒并未在意,不料短短三天后就陷入深度昏迷,家属立即将他送医。到达医院时,吴先生已呼吸急促,瞳孔对光反射几乎消失,随即被紧急转入ICU救治。

经检查,吴先生被确诊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感染科、检验科微生物室等多学科团队的联合救治下,昏迷十日的他最终苏醒过来。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醒

冬春季是流脑高发期

3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醒:冬春季节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高发时期,天气寒冷干燥、室内通风不良、人员密集等因素都可增加流脑的传播风险。

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70%的流脑病例年龄主要在18岁以下,尤其以6个月至2岁时期的婴幼儿风险最高,学校中青少年感染及死亡的情况也屡屡发生。流脑起病急、进展快,极易导致死亡,其病死率超过10%。约20%的流脑患者即使治愈后也会留有严重的肢体和组织的伤残。

流脑的典型症状为发热、头痛、呕吐和皮肤出血,由于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许多人易忽视,导致延误治疗。

什么是流脑?

流脑的全称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脑膜炎奈瑟菌根据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分为 A、B、C、Y、W135等12个血清群,血清群间没有持久的交叉免疫。冬春季节是我国流脑的发病高峰,全年均可出现散发病例。

人群对于流脑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是流脑的好发人群,尤其是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由于集体学习和生活的特性,学校及幼儿园是流脑高发地点。

流脑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脑主要是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动作产生的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的,因病原体的外界生存能力较弱,间接传播的机会很少。但密切接触,比如同睡、拥抱、亲吻、哺乳等,易导致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

流脑有哪些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流脑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容易混淆和漏诊,耽误治疗。

早期症状(类似感冒)

发热:突然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头痛:剧烈且持续的头痛,普通止痛药难以缓解。

乏力:全身无力、肌肉酸痛。

咽痛:喉咙疼痛,可能伴有咳嗽。

典型症状(病情加重)

随着病情发展,流脑的典型症状逐渐显现,表明病情加重:

剧烈头痛:头痛加剧,常伴有恶心、呕吐。

颈项强直:脖子僵硬,低头时疼痛明显。

皮肤淤点/淤斑: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紫色的淤点、淤斑,按压不褪色。

畏光:对光线敏感,眼睛难以睁开。

意识障碍:精神萎靡、嗜睡,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

抽搐: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或局部性抽搐。

少数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病势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可于24小时内危及生命,病死率高!

如何预防流脑?

通过接种疫苗,我国流脑发病率已降至较低水平。流脑的传染性比流感弱得多,可通过接种疫苗,保持空气流通,必要时预防性服药,等等,有效防控流脑。

●按预防接种人员提示,及时接种流脑疫苗。

●尽量不带儿童到拥挤的环境,尤其是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应遮住口鼻。

●均衡饮食,避免吸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以增强抵抗力。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也应定时开窗通风。

●密切接触过流脑患者的人,应按医务人员建议进行预防性服药。

流脑病情凶险,但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在冬春季节,一旦出现高热、头痛,之后出现呕吐、皮肤大面积淤点/淤斑,甚至意识混乱、嗜睡、昏迷等症状,尽快就医,切勿拖延!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家应急广播 新京报等

编辑:汪嘉丽 | 校对:杜临雪

责编:梁龙 | 审核:曾春满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