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593435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新中心 新“津”彩丨白天赏花夜观灯!东津8公里“赏花步道”等你来打卡 [editor] => 董子川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3-13 21:00:20 [published] => 2025-03-13 21:00:20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16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2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1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1027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春风拂绿,繁花竞放。3月13日,记者探访东津新区浩然河景观带发现,一条全长8公里的“赏花步道”串联起城市生态空间,成为市民游客踏青赏景的好去处。

垂丝海棠新芽初绽,玉兰擎枝而立,迎春花垂挂如瀑,沿线11处生态节点以花为媒,绘就出一幅“人在景中行、花随步履开”的春日画卷。

“一线串珠”:精心雕琢生态网络

“赏花步道”由东津国投旗下襄阳卓越诚合建设养护运营有限公司负责管理,以唐白河、汉江、浩然河三大水系为脉络,有机串联8座公园、3条景观带及滨水绿廊,形成“水城共融”的生态网络。

滨河公园:以紫荆与海棠的“红粉交响”为主题,打造紫粉色景观带,花树间距经光学测算形成最佳取景角度;

浩然河公园1期:构建“四时花阶”立体景观,底层梅花、中层桃梨、高层海棠,实现三维赏花体验。

浩然河公园2期:在分片呈现“桃梨争春”“梅棠共舞”特色景观的同时,专设晚花海棠品种区,呈现多层次视觉效果。

楚山公园:设立“香氛赏花区”,集结结香、白玉兰等芳香植物,随处即是最佳打卡点位。

市民广场:打造城市花艺地标,运用造型海棠与灯光装置形成昼夜双景观。

汉江公园:依托江岸地形,白玉兰林带与亲水步道形成“花映碧波”特色观景线。

科慧公园:融合科技元素,设置花卉品种标牌,强化赏花科普功能。

天鹅湖公园:突出贴梗海棠湿地景观,市民在赏花的同时还可观赏鸟类栖息地,实现自然教育功能。

襄阳卓越诚合建设养护运营有限公司绿化养护项目主管胡珍介绍,“赏花步道”采取“单一品种成片种植”策略,形成规模化的视觉冲击力,仅今春社交媒体平台相关打卡笔记已突破500篇,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配套升级:全方位提升民生温度

为优化游览体验,东津新区以精细化、人性化理念实施“微更新”工程,全方位提升步道的服务质量和游客的舒适度。

设施便民化,打造便捷游览环境。增设智能零售机、休憩长椅,方便市民休息、补充能量,实现“15分钟服务圈”。

管护精细化,确保花木健康生长。组建专业养护团队,建立“专家问诊+专班养护”机制。专家定期对绿植进行诊断,提出科学的养护建议;专班则负责日常的绿植修剪、苗木补植等工作,确保步道沿线的花木始终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环境友好化,营造健康“氧吧”。合理布设分类垃圾箱,推行“即产即清”保洁模式,做好步道沿线环境卫生,有效提升周边空气质量。

多元融合:深度激活生态价值

当前,东津新区正着力推进“生态+”模式,通过文化、科技、产业等多方面的融合,深度挖掘和激活“赏花步道”的生态价值。

文化赋能,增添历史人文底蕴。在步道沿线嵌入纹饰地雕、诗词景墙等文化符号,将传统文化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游客在赏花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了游览的文化内涵。

科技增色,打造智慧赏花体验。试点智慧灯杆系统,实现夜间光影与花木形态的互动呈现。夜晚,智慧灯杆发出的灯光与花木相互映衬,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为游客带来全新的赏花体验。

产业联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结合花期开发文创礼品、植物盲盒等衍生品,带动东津餐饮、酒店、民宿消费增长。通过将生态资源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胡珍透露,未来东津在现有特色花卉景观的基础上,计划引入更多花卉品种,新增观景平台、智慧导览系统,打造四季常新的生态长廊,进一步擦亮“花漾东津”新的城市名片。

记者手记

从单一景观带向复合型生态经济载体的转型,东津新区“赏花步道”的实践表明,城市更新需兼顾生态效益与民生需求。当姹紫嫣红邂逅智慧服务,当自然之美融合文化基因,一条步道便成为丈量城市功能品质的重要标尺,为东津城市新中心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朱科 毛陈宇丨通讯员:文军毅 李洪娇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3/ae8f104f7a96e1d133571479285c28c7.jpeg [id] => 3492816 [ratio] => 0.75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593435.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593435.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朱科,毛陈宇 [author] => 朱科,毛陈宇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3/ae8f104f7a96e1d133571479285c28c7.jpeg [id] => 3492816 [ratio] => 0.75 ) ) [oldpv] => 4852 [all_pv] => 0 ) 1

新中心 新“津”彩丨白天赏花夜观灯!东津8公里“赏花步道”等你来打卡

©原创   2025-03-13 21:00  

春风拂绿,繁花竞放。3月13日,记者探访东津新区浩然河景观带发现,一条全长8公里的“赏花步道”串联起城市生态空间,成为市民游客踏青赏景的好去处。

垂丝海棠新芽初绽,玉兰擎枝而立,迎春花垂挂如瀑,沿线11处生态节点以花为媒,绘就出一幅“人在景中行、花随步履开”的春日画卷。

“一线串珠”:精心雕琢生态网络

“赏花步道”由东津国投旗下襄阳卓越诚合建设养护运营有限公司负责管理,以唐白河、汉江、浩然河三大水系为脉络,有机串联8座公园、3条景观带及滨水绿廊,形成“水城共融”的生态网络。

滨河公园:以紫荆与海棠的“红粉交响”为主题,打造紫粉色景观带,花树间距经光学测算形成最佳取景角度;

浩然河公园1期:构建“四时花阶”立体景观,底层梅花、中层桃梨、高层海棠,实现三维赏花体验。

浩然河公园2期:在分片呈现“桃梨争春”“梅棠共舞”特色景观的同时,专设晚花海棠品种区,呈现多层次视觉效果。

楚山公园:设立“香氛赏花区”,集结结香、白玉兰等芳香植物,随处即是最佳打卡点位。

市民广场:打造城市花艺地标,运用造型海棠与灯光装置形成昼夜双景观。

汉江公园:依托江岸地形,白玉兰林带与亲水步道形成“花映碧波”特色观景线。

科慧公园:融合科技元素,设置花卉品种标牌,强化赏花科普功能。

天鹅湖公园:突出贴梗海棠湿地景观,市民在赏花的同时还可观赏鸟类栖息地,实现自然教育功能。

襄阳卓越诚合建设养护运营有限公司绿化养护项目主管胡珍介绍,“赏花步道”采取“单一品种成片种植”策略,形成规模化的视觉冲击力,仅今春社交媒体平台相关打卡笔记已突破500篇,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配套升级:全方位提升民生温度

为优化游览体验,东津新区以精细化、人性化理念实施“微更新”工程,全方位提升步道的服务质量和游客的舒适度。

设施便民化,打造便捷游览环境。增设智能零售机、休憩长椅,方便市民休息、补充能量,实现“15分钟服务圈”。

管护精细化,确保花木健康生长。组建专业养护团队,建立“专家问诊+专班养护”机制。专家定期对绿植进行诊断,提出科学的养护建议;专班则负责日常的绿植修剪、苗木补植等工作,确保步道沿线的花木始终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环境友好化,营造健康“氧吧”。合理布设分类垃圾箱,推行“即产即清”保洁模式,做好步道沿线环境卫生,有效提升周边空气质量。

多元融合:深度激活生态价值

当前,东津新区正着力推进“生态+”模式,通过文化、科技、产业等多方面的融合,深度挖掘和激活“赏花步道”的生态价值。

文化赋能,增添历史人文底蕴。在步道沿线嵌入纹饰地雕、诗词景墙等文化符号,将传统文化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游客在赏花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了游览的文化内涵。

科技增色,打造智慧赏花体验。试点智慧灯杆系统,实现夜间光影与花木形态的互动呈现。夜晚,智慧灯杆发出的灯光与花木相互映衬,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为游客带来全新的赏花体验。

产业联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结合花期开发文创礼品、植物盲盒等衍生品,带动东津餐饮、酒店、民宿消费增长。通过将生态资源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胡珍透露,未来东津在现有特色花卉景观的基础上,计划引入更多花卉品种,新增观景平台、智慧导览系统,打造四季常新的生态长廊,进一步擦亮“花漾东津”新的城市名片。

记者手记

从单一景观带向复合型生态经济载体的转型,东津新区“赏花步道”的实践表明,城市更新需兼顾生态效益与民生需求。当姹紫嫣红邂逅智慧服务,当自然之美融合文化基因,一条步道便成为丈量城市功能品质的重要标尺,为东津城市新中心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朱科 毛陈宇丨通讯员:文军毅 李洪娇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