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在中铁十一局集团汉江重工有限公司(简称汉江重工)的生产车间里,铁花四溅,工人们动作娴熟地操作着机械设备,车间内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
“进入2025年,我们的订单一直在上涨,所以为了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及时交付产品,我们现在都在加班加点,企业效益好,我们也高兴。”汉江重工副总经理赵青龙高兴地跟记者说。
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汉江重工已承揽任务达14.4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44.5%。其中,桥梁施工装备1.92亿元,较往年增加25.38%;工业制品1.31亿元,较往年增加22.68%。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汉江重工研发生产了世界首台千吨级高铁架桥一体机“昆仑号”、全国最大吨位的2700吨节段拼装造桥机、全国首台超低位运梁车、全国提升高度最高的箱梁提梁机、全国载重最大的搬梁机等众多“重器”,成为国内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尖兵”。
“正因我们全面、专业以及在市场细分领域独占鳌头的优势,聚焦新质生产力,企业的生产形势从去年开始就一片大好,海外及隧道施工设备的订单源源不断,实现首季‘开门红’问题不大。” 赵青龙说,他们去年还获得了我国钢结构资质许可最高等级资质——中国钢结构制造企业特级资质,这标志着汉江重工已进入我国钢结构行业先进行列,具备承接高层、大跨度房屋建筑钢结构、大跨度钢结构桥梁结构及成套设备等所有钢结构制作工程的强劲实力。
与此同时,由汉江重工研发制造的轮胎式提梁机及“空中造桥机”智能化移动模架在深江铁路(深圳—江门)投入使用,这些设备都装上了“AI智慧大脑”,可实现24小时“聪明”造桥,大幅提高大跨度桥梁施工效率;自主研制的2500吨提梁机,作为国内最大吨位轮胎式提梁机在宁波舟山港顺利下线……“这些设备都大大提升了企业在高铁、港口、货场、桥梁、运输设备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赵青龙说。
对于企业当前火热的发展势头,赵青龙信心满满,“2025年我们将持续把握市场趋势,创新驱动、科学布局,聚焦行业卡脖子难题,向‘新’而行,推动产品研发,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工艺,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力争成为全球高铁搬提运架系列设备生产的领军者,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襄阳造’智能装备。”
记者:刘倩;通讯员:赵越
编辑:韩秀嫣 | 校对:方远
责编:刘倩 | 审核:张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