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17时30分,记者在襄阳北车站见到了下行运转车间调车长佘泽勇。今年的春运,对他来说意义非凡——这将是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次春运。
襄阳北车站是全国运输量第二大的编组站,襄渝、焦柳、汉丹、浩吉4条铁路干线交会于此,在这里分解编组的列车既有往国内西部地区运送煤炭、粮食、化肥等民生物资的,也有即将远赴海外的中欧班列、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
站内137条火车轨道24小时无休地承载着载重车厢来回穿梭。老佘的职责是按照调度需求,“分拣”不同的火车车厢。
一声短促的鸣笛声响起,意味着老佘来活儿了。坐进调车机的驾驶室,他这一趟作业,要将停放在到达场的50多节车厢运送到编组场。调车机启动前,老佘脚步不停地开始检查车厢与调车机的连接状态,不时地把身体探到车厢下检查,再三确认后,他飞快地爬上调车机楼梯。
老佘是个好学、肯琢磨事儿的人,干过制动员、连结员等工种。他是一名转业军人,在来襄阳北车站工作前没有接触过这些知识。刚到岗那会儿,面对各种规章制度、专业术语,老佘一时不知所措。“我想起在部队时班长说过的话,不管在哪儿,都要勤奋学习、踏实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老佘说,他每天下班回到家还要钻研业务,妻子都笑他走火入魔了。
因为勤奋、肯学习,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老佘都能干得很出色。下行运转车间主任谢勇华说:“在工作中,老佘总结了‘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想一下、多提醒一句’的‘五多’作业法,既提升了安全系数,又提高了作业效率。”老佘也多次被车站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首席职工、最美调车人。
在老佘眼中,编组站的四季别有一番“风味”,“春秋两季风大,眼睛常会进风沙,硌得难受;夏天站场温度高,车皮热得烫手,工作服裹在身上一身汗;冬天雪中作业滑,一个班下来身上能结一层冰碴儿。”几句话道尽了编组站工作的辛苦。
再过几个月,老佘就要退休了。“我最开心的就是在每次班后总结会上听到‘今天班中无违章违纪,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老佘说,他是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一员,将认真站好最后一班岗。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孙凤玲丨通讯员:曹黎波 吕扬
编辑:董子川 陈晓雯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