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557262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新闻发布会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绿色基底更加坚实 [editor] => 董子川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4-09-30 23:16:45 [published] => 2024-10-01 00:04:12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4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3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1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1027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content] =>

9月29日,我市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襄阳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和湖泊局等单位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蔡金海就我市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情况作了介绍。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始终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持续优化提升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我市优良天数较2015年增加42天,达到272天。2023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综合排名全省第一。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漳河水质达到Ⅰ类,汉江干流、北河、南河、沮河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小清河、蛮河、唐白河、滚河达到Ⅲ类,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5年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制度基本构建完成。先后出台《襄阳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襄阳市鱼梁洲生态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建立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河湖长制、林长制等制度,健全完善举报奖励、污染防治攻坚考核、“一票否决”、生态补偿、生态损害赔偿等一系列制度机制,形成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

生态环境治理制度逐步健全。坚持保障与激励并重,实现市内流域和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全覆盖。工业园区普遍推行“环保管家”服务,行业治理走向多部门联合发力。推进襄阳都市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开展南襄荆、襄荆荆宜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普遍建立流域联防联控机制,跨省域、跨市域、跨区域协同治理效能明显增强。

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制度不断完善。完成生态环境机构监测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优化生态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配置,推进生态环境执法机构规范化。

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744.47平方公里,占市域国土面积的8.84%。累计创建4个国家、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1个国家“两山”创新实践基地,获国家、省命名生态镇村628个。

生态文明导向显著增强。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全力推进襄阳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普及,深入开展“美丽襄阳,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

市水利和湖泊局:

加快建设幸福河湖 推进流域综合治理

9月2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市水利和湖泊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海鸥表示,将聚焦水质提升,解决突出问题,落实河库长效机制,持续加强日常管护,加快建设幸福河湖,推进流域综合治理。

在聚焦水质提升方面:持续推进汉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建立完善城市黑臭水体管护长效机制,治理25条农村黑臭水体;城镇污水管网整治攻坚,新建雨污管网100公里。

在加快建设幸福河湖方面:莺河幸福河湖建设初显成效,投资1.54亿元的莺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是全省首个全国试点;积极开展省级幸福河湖建设,今年谷城黄土河、保康清溪河入选全省幸福河湖,南漳清凉河入选全省幸福河湖优秀案例;全民参与共同缔造幸福河湖。

在强化岸线空间管控方面: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做好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建设,持续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及功能,谷城盐池河等9条小流域纳入流域综合治理;坚持区域与流域相结合,深化跨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鄂豫唐白河保护协作”被评为全省“十大典型案例”;纵深推进河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对妨碍行洪问题进行排查清理整治,全面排查河库“四乱”问题425个;强化“河湖长+警长”“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推进流域水安全治理,加强疏浚砂综合利用管理,明确全市19处重点河段、敏感水域采砂管理责任人,全面推行河道砂石采运管理单制度,严厉打击非法采砂。

市生态环境局:

9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启动

9月2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蔡金海就我市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作了解读。

今年年初,我市启动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前期主要筛选纳入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清单,并起草《襄阳市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简称《方案》)。目前,《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以市委深化改革委员会文件印发各地各部门。

根据《方案》,我市纳入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清单一共31条,数量在全省排名第二。31条小流域将分4年实施治理,其中2024年9条、2025年10条、2026年7条、2027年5条,共涉及枣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以及东津新区10个县(市、区)。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将重点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展乡村绿色产业、创新机制激活要素三个方面开展。一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美”。包括加强安全底线保障,完善绿色基础设施,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实施生态治理修复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五个方面。二是发展乡村绿色产业,助力“产业强”。从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等四个方面安排部署工作任务。三是创新机制激活要素,促进“百姓富”。从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构建优质公共服务、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吸引人才返乡创业等五个方面安排部署工作任务。

治理后小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水系通畅洁净,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沿线村庄有效整治,乡村特色产业得到培育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加快转变,基本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目标。

截至目前,我市纳入2024年综合治理的9条小流域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各项工作均在有序开展中。据统计,9条小流域治理范围内启动项目75个,已完成项目39个,已完成投资总额约3.9亿元。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五年完成营造林109.5万亩

9月2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谦介绍,自2020年以来,全市完成营造林109.5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近3个百分点,森林资源的数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高、功能不断增强。

构建绿色生态空间格局。持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专项规划等系列规划,加强规划统筹和协同,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加快构建“一带三屏九廊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

实施绿满襄阳再提升行动,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和森林乡村三级联创,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汉江生态廊道、乡土树种种苗繁育基地、鱼梁洲生态绿心等重点生态工程,与农发行襄阳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总授信200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31个,省级森林城镇10个、森林乡村60个,建设市级森林乡村179个、县级森林乡村814个;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全市有12家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深化林长制改革,完善自然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全市5575名林长挂牌上岗,2023年,我市林长制督查考核结果在全省排名前列,成为全省受激励表彰的两个市州之一。统筹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荣获第七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入选湿地保护荆楚样板试点建设单位,5处湿地被列为全国重要候鸟迁徙停歇地。

加快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盘活存量、提高质量,对批而未供、闲置低效用地实施“一地一策”三年行动计划,将全部批而未供的地块编入“招商地图”,促进好项目快速拿地开工。积极推进“亩产论英雄”改革,倒逼“寸土生寸金”。

积极推动“两山”转化,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保康县建设全省“两山”示范县为抓手,统筹推进南漳、保康、谷城西南山区林业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油茶、杜仲产业发展,推动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林旅融合、林湿结合等特色产业发展。

市发改委:

着力推进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发展

探索现代工业城市碳达峰新路径

“近年来,我市坚持将‘双碳’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去年11月,我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在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阮莉莉介绍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推进情况。

阮莉莉介绍,今年7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我市印发了《国家碳达峰试点(襄阳)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建设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主要目标,切实强化政策导向,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围绕产业结构、节能管理、能源结构、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数字化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4项创建任务,明确了任务清单,细化了责任清单,建立了工程清单。在此基础上,聚焦产业结构优化、绿色能源替代、节能潜力挖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绿色低碳创新体系完善等重点工作精准发力,把控创建节奏,推动试点建设初见成效。

阮莉莉说,“十四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坚持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形成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制度,持续推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全市节能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阮莉莉表示,目前,全市上下正在抓紧推进试点城市建设,立足襄阳先进制造、传统工业、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优势,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为主线,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壮大,着力推进绿色化与数字化协同发展,积极探索现代工业城市碳达峰新路径。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要求,以深化“双碳”改革为牵引,加力推进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为全国工业主导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探索提供有益经验。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吴芳 周红南 沈明晶 胡采棣

通讯员:赵月 朱开际 龚停锋 陈赛娥 周旺民

编辑:董子川 | 校对:沈明晶

责编:吴芳 | 审核:龚莉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res.cjyun.org/a/10125/202409/f4b4990c27dd61d20796a4a803d39df8.jpeg [id] => 3337068 [ratio] => 0.46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557262.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557262.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吴芳,周红南,沈明晶,胡采棣 [author] => 吴芳,周红南,沈明晶,胡采棣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res.cjyun.org/a/10125/202409/f4b4990c27dd61d20796a4a803d39df8.jpeg [id] => 3337068 [ratio] => 0.46 ) ) [oldpv] => 758 [all_pv] => 0 ) 1

新闻发布会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绿色基底更加坚实

©原创   2024-10-01 00:04  

9月29日,我市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襄阳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和湖泊局等单位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蔡金海就我市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情况作了介绍。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始终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持续优化提升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我市优良天数较2015年增加42天,达到272天。2023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综合排名全省第一。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漳河水质达到Ⅰ类,汉江干流、北河、南河、沮河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小清河、蛮河、唐白河、滚河达到Ⅲ类,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5年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制度基本构建完成。先后出台《襄阳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襄阳市鱼梁洲生态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建立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河湖长制、林长制等制度,健全完善举报奖励、污染防治攻坚考核、“一票否决”、生态补偿、生态损害赔偿等一系列制度机制,形成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

生态环境治理制度逐步健全。坚持保障与激励并重,实现市内流域和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全覆盖。工业园区普遍推行“环保管家”服务,行业治理走向多部门联合发力。推进襄阳都市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开展南襄荆、襄荆荆宜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普遍建立流域联防联控机制,跨省域、跨市域、跨区域协同治理效能明显增强。

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制度不断完善。完成生态环境机构监测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优化生态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配置,推进生态环境执法机构规范化。

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744.47平方公里,占市域国土面积的8.84%。累计创建4个国家、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1个国家“两山”创新实践基地,获国家、省命名生态镇村628个。

生态文明导向显著增强。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全力推进襄阳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普及,深入开展“美丽襄阳,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

市水利和湖泊局:

加快建设幸福河湖 推进流域综合治理

9月2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市水利和湖泊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海鸥表示,将聚焦水质提升,解决突出问题,落实河库长效机制,持续加强日常管护,加快建设幸福河湖,推进流域综合治理。

在聚焦水质提升方面:持续推进汉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建立完善城市黑臭水体管护长效机制,治理25条农村黑臭水体;城镇污水管网整治攻坚,新建雨污管网100公里。

在加快建设幸福河湖方面:莺河幸福河湖建设初显成效,投资1.54亿元的莺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是全省首个全国试点;积极开展省级幸福河湖建设,今年谷城黄土河、保康清溪河入选全省幸福河湖,南漳清凉河入选全省幸福河湖优秀案例;全民参与共同缔造幸福河湖。

在强化岸线空间管控方面: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做好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建设,持续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及功能,谷城盐池河等9条小流域纳入流域综合治理;坚持区域与流域相结合,深化跨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鄂豫唐白河保护协作”被评为全省“十大典型案例”;纵深推进河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对妨碍行洪问题进行排查清理整治,全面排查河库“四乱”问题425个;强化“河湖长+警长”“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推进流域水安全治理,加强疏浚砂综合利用管理,明确全市19处重点河段、敏感水域采砂管理责任人,全面推行河道砂石采运管理单制度,严厉打击非法采砂。

市生态环境局:

9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启动

9月2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蔡金海就我市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作了解读。

今年年初,我市启动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前期主要筛选纳入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清单,并起草《襄阳市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简称《方案》)。目前,《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以市委深化改革委员会文件印发各地各部门。

根据《方案》,我市纳入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清单一共31条,数量在全省排名第二。31条小流域将分4年实施治理,其中2024年9条、2025年10条、2026年7条、2027年5条,共涉及枣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以及东津新区10个县(市、区)。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将重点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展乡村绿色产业、创新机制激活要素三个方面开展。一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美”。包括加强安全底线保障,完善绿色基础设施,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实施生态治理修复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五个方面。二是发展乡村绿色产业,助力“产业强”。从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等四个方面安排部署工作任务。三是创新机制激活要素,促进“百姓富”。从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构建优质公共服务、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吸引人才返乡创业等五个方面安排部署工作任务。

治理后小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水系通畅洁净,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沿线村庄有效整治,乡村特色产业得到培育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加快转变,基本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目标。

截至目前,我市纳入2024年综合治理的9条小流域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各项工作均在有序开展中。据统计,9条小流域治理范围内启动项目75个,已完成项目39个,已完成投资总额约3.9亿元。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五年完成营造林109.5万亩

9月2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谦介绍,自2020年以来,全市完成营造林109.5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近3个百分点,森林资源的数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高、功能不断增强。

构建绿色生态空间格局。持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专项规划等系列规划,加强规划统筹和协同,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加快构建“一带三屏九廊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

实施绿满襄阳再提升行动,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和森林乡村三级联创,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汉江生态廊道、乡土树种种苗繁育基地、鱼梁洲生态绿心等重点生态工程,与农发行襄阳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总授信200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31个,省级森林城镇10个、森林乡村60个,建设市级森林乡村179个、县级森林乡村814个;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全市有12家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深化林长制改革,完善自然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全市5575名林长挂牌上岗,2023年,我市林长制督查考核结果在全省排名前列,成为全省受激励表彰的两个市州之一。统筹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荣获第七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入选湿地保护荆楚样板试点建设单位,5处湿地被列为全国重要候鸟迁徙停歇地。

加快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盘活存量、提高质量,对批而未供、闲置低效用地实施“一地一策”三年行动计划,将全部批而未供的地块编入“招商地图”,促进好项目快速拿地开工。积极推进“亩产论英雄”改革,倒逼“寸土生寸金”。

积极推动“两山”转化,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保康县建设全省“两山”示范县为抓手,统筹推进南漳、保康、谷城西南山区林业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油茶、杜仲产业发展,推动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林旅融合、林湿结合等特色产业发展。

市发改委:

着力推进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发展

探索现代工业城市碳达峰新路径

“近年来,我市坚持将‘双碳’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去年11月,我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在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阮莉莉介绍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推进情况。

阮莉莉介绍,今年7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我市印发了《国家碳达峰试点(襄阳)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建设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主要目标,切实强化政策导向,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围绕产业结构、节能管理、能源结构、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数字化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4项创建任务,明确了任务清单,细化了责任清单,建立了工程清单。在此基础上,聚焦产业结构优化、绿色能源替代、节能潜力挖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绿色低碳创新体系完善等重点工作精准发力,把控创建节奏,推动试点建设初见成效。

阮莉莉说,“十四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坚持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形成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制度,持续推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全市节能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阮莉莉表示,目前,全市上下正在抓紧推进试点城市建设,立足襄阳先进制造、传统工业、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优势,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为主线,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壮大,着力推进绿色化与数字化协同发展,积极探索现代工业城市碳达峰新路径。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要求,以深化“双碳”改革为牵引,加力推进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为全国工业主导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探索提供有益经验。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吴芳 周红南 沈明晶 胡采棣

通讯员:赵月 朱开际 龚停锋 陈赛娥 周旺民

编辑:董子川 | 校对:沈明晶

责编:吴芳 | 审核:龚莉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