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联通的不只是出行,更是发展的脉络。在南漳县,一条条国省道正悄然蝶变——从破损的路面到平坦的沥青大道,从单一的通行功能到安全、美观、生态的全面提升,一条条“畅安舒美”的公路勾勒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在南漳县305省道泉水堰村至襄城段路面上,一条崭新的沥青大道蜿蜒向远方。光滑平整的路面反射出微微光泽,几辆货车和私家车平稳驶过,道路两旁的村庄显得格外宁静祥和。因工作需要经常往返襄阳南漳的黄国强见证了这段路的变化:“以前路不平整、灰大,速度也提不起来。现在修了确实可以,路面平坦又干净,还有个服务区,上个厕所洗个手确实方便。”
305省道是连接南漳、保康与襄阳市区的重要交通要道。长期以来,由于车流量大、重型车辆多,泉水堰至襄城段破损严重,成了司机们的“心病”。今年以来,南漳县交通部门积极争取支持,将这一路段纳入省市公路养护提质三年攻坚行动计划。今年10月初,改造工程启动。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这段全长3.1公里的路面改造工程于12月9日完工通车。
南漳县公路事业服务中心党委委员李小泗介绍,施工过程中,采取了钻孔水泥压浆和路面铣刨水稳换填工艺,对路面进行提质改造,规范标志、标线、标牌,有效提升了路面承载力和耐久性,保障了车辆通行的舒适和安全。
如今,这条焕然一新的道路,不仅提升了通行条件,还为沿线村庄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与此同时,346国道南漳界碑头至胡营段,也完成了提质升级。新改造的路段两旁,是整洁的绿化带和便捷的停车区,崭新的服务设施成为这条“美丽国省道”上的一道风景线。
“这背后,离不开科学高效的公路养护工作。”李小泗说,坚持日常养护、预防养护、专项养护及应急性养护相结合,采取机械与人工配合的作业方式,加强每天日常巡查和一周一次的夜间巡查以及季节性养护,确保路面平整、设施安全、路容路貌干净整洁。
2024年,在南漳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漳县交通部门超前谋划,积极组织实施了251省道、305省道、346国道等一大批国省干线建设项目,累计完成建设投资7.35亿元。加大争资争项力度,346国道鱼泉河至长坪段、347国道砂子岭至曾家港段2个改扩建项目成功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95亿元,首次争取到251省道关庙集至东巩镇公路项目中央专项资金1.2亿元,并将305省道城南绕城公路、251省道谷城至南漳涌泉段改扩建工程等一大批长期争而未取的项目,成功进入省交通运输厅项目库,为县域交通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其中,346国道界碑头至胡营段成功创建为襄阳首批“美丽国省道”,成为交通升级亮点。
南漳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县公路事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涛表示,2025年,我们将抢抓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站位谋划、高效率建设、高水平养护,全力打造高品质公路,保障襄宜高速南漳段、251省道、346国道、347国道、县道九岗线改扩建等重点项目高效推进,加快完善“高效快捷高速公路网、内畅外联国省干线网、循环互通农村公路网”,着力构建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交通力量、展现交通担当。
记者:杨澳 王鯕漾
编辑:杨丽丨责任编辑:刘伟
审核:代军
人已打赏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