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老河口市光化街道胜利路社区举办的婴幼儿托育政策发布会,以最接地气的形式,开启了襄阳“新闻发布到基层”的生动实践。它突破了传统行政场域的限制,让政策解读走出会议室、走到群众身边,奏响了政务沟通的“亲民曲”。
“家门口”的发布会,以通俗语言传递权威声音。相关部门负责人摒弃生硬“文件语”,用“家常话”解读政策,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社区干部结合实景介绍服务,使政策不再抽象,而是化为可感可知的具体举措。这种接地气的表达,消除了政策与群众之间的隔阂,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精准抵达“最后一米”。
基层干部面对媒体时的“失语”现象,曾是制约政策传播的痛点。在推进“新闻发布进基层”工作中,通过“实战演练+角色扮演”的培训方式,让县级宣传系统干部模拟新闻发言人与记者交锋,在压力中锤炼应答能力。当干部们从“文件复读机”转变为“政策翻译官”,权威声音便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发布会的影响力不仅在于现场,更在于后续传播。全市通过“省、市、县媒体联动+短视频拆条”的多维传播,将政策要点转化为易传播的视觉化内容。这种“发布—传播—反馈”的联动机制,让政策解读从“一次性活动”升级为“持续性对话”,真正实现“群众关心什么,就主动发布什么”的承诺。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历史节点,这场“家门口”的发布会不仅是一场模式创新,更是一次治理理念的升华。正如市委宣传部负责人所言,新闻发布已成为“党心连民心”的桥梁。这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传播创新为抓手的治理实践,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襄阳样本。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胡采棣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