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襄阳骄阳似火。然而,在东津新区,一股由“清凉”催生的经济热潮却在热浪中澎湃涌动,激荡着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走进这里,冷气弥漫的商超人流如织,水花飞溅的乐园欢声鼎沸,果香四溢的田野采摘正酣,灯火璀璨的夜市烟火升腾……从都市空间的恒温享受,到乡村沃野的生态避暑,东津新区正以多维度、立体化的清凉场景,构建起独具魅力的夏日消费新生态。
这无处不在的“清凉”,不仅驱散了酷暑,还成为解锁东津新区发展活力的关键密码。
商超变“绿洲” 消费热浪涌
寻求清凉,大型商业综合体成了市民“家门口避暑”的首选。民发世纪广场打造的“恒温微度假绿洲”,通过夜场电音派对、AI机器人科普展、夏季潮流新品折扣等丰富业态,构筑起一站式消夏胜地。
民发世纪广场外热浪滚滚,广场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光芒。
一进入民发世纪广场,一股清凉瞬间包裹全身。
一楼夏季服饰折扣区人声鼎沸,年轻情侣精挑细选。不远处的甜品站前,等候队伍蜿蜒曲折。“从早到晚,高峰期每分钟卖出8份,销量比平时提升近三成。”甜品站店长笑言。
儿童游乐区更是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在海洋球池中追逐玩耍,家长们惬意地坐在凉爽休息区小憩。“空调足、设施全,带孩子来这里比在家里舒心多了。”市民刘恒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
“‘趣玩一夏’系列活动点燃了消费热情,商场日均客流量突破3万人次,同比增长44.52%,销售额同比提升36%。”民发世纪广场负责人亮出成绩单。
亲水战酷暑 游乐聚人气
从静享清凉的都市空间,到动感避暑的文旅主场,东津新区开启了夏日狂欢的“双重奏”。
近日,在襄阳华侨城奇梦海滩水乐园,数百名游客随着巨浪欢呼尖叫,飞溅的水花瞬间带走酷暑。橡皮艇上,市民张先生一家人乘风破浪,孩子玩得开心,张先生举起相机抓拍温馨瞬间。
“入夏以来,奇梦海滩水乐园接待游客已突破10万人次。为更好地服务游客,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10点。推出夜场票后,下午5点至晚上9点成为客流高峰,许多市民下班后直奔这里寻找水上清凉。”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负责人介绍。
几公里外的海洋探索馆,则提供了另一种静谧深邃的“海底避暑”体验。
科技感十足的场馆内,巨大的亚克力幕墙后,鲟鱼、银鼓鱼悠然游弋。孩子们的小脸紧贴玻璃,仿佛伸手就能触碰来自深海的清凉。入夏以来,海洋探索馆接待游客超7.3万人次。
水上的动感狂欢与海底的静谧清凉,共同构成了东津文旅避暑的多元魅力。
沃野觅清凉 乡村活力增
在东津新区东津镇魏李村的广阔田野,一种融合自然野趣与惬意清凉的“乡村避暑经济”正悄然升温,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一大早,滑翔伞基地开始忙碌起来,教练们细心地为体验者穿戴装备。助跑、腾空,滑翔伞轻盈翱翔,俯瞰之下,葱郁的田野如铺展的巨幅绿毯,清风拂面,心旷神怡。“感觉太棒了,比空调房里畅快多了!”刚体验过滑翔伞项目的王先生兴奋地说。
该基地负责人卫丹介绍,盛夏时节滑翔伞项目日均接待游客50人,周末则会超过80人,消费主力是年轻群体。
“我们推出‘早鸟票’,引导游客避开午间酷热,既提升了飞行体验,又带动了周边农家乐的消费。体验完滑翔伞项目,不少游客直奔村里品尝地道的农家菜。”卫丹说。
邻近的唐店村五彩果园,则是另一番清凉采摘景象。游客提着果篮穿梭于棚架间,随手摘下一颗熟透的果子品尝,清甜的汁水混合着棚下习习凉风,瞬间沁人心脾。
“今年,葡萄和梨子已售出7万多斤,销量比去年增加了一成,游客就是冲着既能避暑又能动手的田园惬意感而来。”唐店村党支部书记廖红爱介绍。
今年上半年,东津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其中与“清凉经济”相关的消费占比超过六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清凉经济”串联起消费、文旅与乡村的多元价值链条,书写着城市新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新篇章。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朱科 毛陈宇丨通讯员:朱斌 赵黄河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