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5岁半的鹏鹏(化名)像往常一样前往医疗机构做康复训练。鹏鹏妈妈告诉记者,孩子康复效果不错,已经上幼儿园了。
鹏鹏出生时患上缺血缺氧性脑病,直到两岁半还无法开口说话、走路。
今年年初,在枣阳市残联组织的筛查活动中,襄阳市区三甲医院儿童康复专家仔细为鹏鹏做了全面检查和评估。通过“发现即救助”机制,鹏鹏很快被纳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康复费用有了着落。如今,鹏鹏已经顺利进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玩耍。
据了解,为点亮残疾孩子的希望之光,市残联组织市区三甲医院儿童康复专家团队,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托养中心、阳光家园等服务阵地,集中开展儿童病情诊断评估与筛查活动,重点面向农村偏远地区及山区儿童家庭提供支持,并实时、动态将符合救助条件的0岁至15岁残疾儿童纳入救助对象,及时安置在各定点康复机构。此外,市残联还广泛开展残疾预防“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进单位”宣传活动,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提升群众健康意识。
今年以来,市残联组织市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市区三甲医院儿童康复专家深入基层,开展8场“襄爱汇残——康复服务基层行”活动,累计服务儿童2100人次。截至6月30日,全市共为1830名0岁至15岁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为4092名残疾人适配辅具。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吴芳丨通讯员:刘珊 梁海涛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