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市气象台接连发布高温橙色、红色预警。在襄阳北车站编组场内,调车组的连结员们顶着烈日穿梭,用汗水保障着货物的快装快运。
作为路网性特等编组站,襄阳北车站位于襄渝、焦柳、汉丹、浩吉4条铁路干线交会处,运力辐射华东苏浙、华北京津、华中豫湘、西南川渝及西北陕甘等地,每天有近70万吨的煤炭、粮食、日用百货等货物在此集结、中转、外运,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列车到发。
“十车、五车、三车……停车!”12时20分,连结员夏洪伟半挂在车梯上,尽管穿戴了两层手套,掌心仍被滚烫的车体灼得发烫,黝黑的脸庞上,汗珠正顺着脸颊不断滑落。他紧盯前方停留车,通过对讲机与调车长袁洋洋保持联系,进行调车联控。停车后,他迅速跳下车核对车号,并指挥车辆连挂。随着“咣当”一声脆响,两节满载煤炭的车厢在惯性作用下稳稳连挂。紧接着,连接风管、检查车辆、确认连挂状态……在袁洋洋的周密指挥下,连结员们配合默契,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作业。
“车辆检查完毕,2号,18道试拉!”连结员李明懿站在列车尽头,边汇报边用袖口抹去睫毛上的汗珠。此刻,他身上的作业服已被汗水浸透,工装后背的盐渍勾勒出他的脊梁线条。
在襄阳北车站,每名连结员每个班次要完成近600辆车的编组作业,在股道间往返行走十几公里。
13时10分,刚完成作业任务的袁洋洋拿起1L的水壶猛灌一大口。每趟作业结束后,他都要接上满满一大壶水。
看着远处正在重组的“钢铁长龙”,袁洋洋说:“每节车厢来自不同的方向,被我们重组以后再驶向同一个目的地,这个过程就像把散落的珍珠重新串成项链。”说话间,他手中的调车计划单已被汗水浸透。
13时20分,完成阶段作业的连结员们钻进防溜房,夏洪伟抓起桌上的藿香正气液一饮而尽。
片刻,对讲机又传来呼叫:“调10五场18道+60辆转线29954次……”大家立即整装出发,再次朝着烈日下的编组场走去。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孙凤玲丨通讯员:肖诗雨 曹黎波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