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热浪灼人,这几天,襄阳多地气温突破40℃大关,有这样一群人,身处不同岗位,他们不惧“烤”验、迎“热”而上,在烈日下“晒”出初心,在坚守中诠释责任。
民航行李装卸员:日均装卸行李超2000件 保障60架次航班起降
上午十一点,伴随着一架航班的缓缓落地,襄阳机场行李装卸员刘磊顶着40℃的高温,开始搬运行李。
襄阳机场物流襄阳分公司前场分队长刘磊说:“开了舱门之后,可能有2分钟到3分钟,温度就会瞬间上升到50度左右,暑运到了,夏天的行李比平常的行李都要重10公斤左右。”
记者:“等一会儿还有一班是吧?”
刘磊:“对。上午一个高峰期,下午和晚上,一共三个高峰期,像这种相邻机位接机的情况下,中间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夏航季,刘磊和同事们平均每天要装卸行李2000多件,保障60多架次航班起降。
襄阳机场物流襄阳分公司前场分队长刘磊提到:“一天平均30吨的货,可能还有20-30吨的行李,因为天气比较炎热,在机坪上正常保障一个航班,时间都是45分钟到55分钟。”
截至7月13日,襄阳机场年度旅客吞吐量已突破100万人次大关,创下最快破百万的历史记录,航班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襄阳机场物流襄阳分公司前场分队长刘磊说:“航班量增多、客流量增多是因为襄阳现在旅游业发展比较好,外地游客多,又加上暑运期间学生放假,大家都来襄阳。能参与到襄阳的旅游业繁荣发展,我们真的觉得很骄傲很自豪。”
光学玻璃压型工:900℃炉火旁的“炎”值担当
在新华光制造四部的压型现场,一靠近锅炉的位置,就能感受到一股热浪袭来,温度监测器上可以看到锅炉的实时温度已经达到了900多度。
在900多度的锅炉旁为光学玻璃压型,是尚建亚9年来每天的工作常态。
新华光公司制造四部压型工尚建亚说:“火太大了,手烤了之后,手就有小水泡,这都是热的,这是汗渍,这是盐水,你看这都是热出来的(水泡)。”
新华光公司制造四部压型单元长宋诗华说:“我们是根据天气来,热天压得好,因为炉温比较高,还是一直有这个温度,保证它的温度是比较均衡的,对产品是有利的。”
随着新华光技改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尚建亚的工作环境也有了巨大改变。
新华光公司制造四部压型工尚建亚提到:“每隔20分钟,我们要去检验这个产品的质量,看有没有问题,有问题需要及时去调整,把每一个检查做到位就行了。这里有凉风管,热的话可以坐在这儿降温,比以前好一点,我们感觉舒服一点。”
这两年,新华光正加快由传统玻璃制造企业向智能终端产品制造商转型,眼下,企业正加大红外衍射面模压技术、大口径模压机开发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释放优质产能。
新华光公司制造四部压型工尚建亚坦言:“你越干越热爱它,干熟练之后它就比较容易了,就是比较热而已,不管是哪个工作都需要人干,你不干总要有人干,不能都去干轻松的。”
育种农艺师:汗滴禾下育新种 头顶热浪护粮安
眼下正是水稻、玉米抽穗扬花的关键期。在热浪中俯身记录每一株水稻的“生长密码”,是高级农艺师陈波和他的育种团队每天的必修课。
襄阳市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陈波说:“进入7、8月份,是一年中极端高温高湿的天气,这个时候是水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科研育种工作的关键时期。每天早晨7点到12点,要进行水稻田间性状调查和杂交改良,考察水稻的田间表型包括水稻亲本的长势长相、株叶形态、抗性、香味等基本的田间数据,为水稻育种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拂去汗水,陈波继续弯腰采集生长数据。近三年来,在陈波和育种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绿色生产与香稻栽培技术正逐步在襄阳大地推广。
襄阳市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陈波提到:“后期我们将选择优良单株,并结合室内考种,考察水稻的穗型、粒型、千粒重、米质等,选择优良品种,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学的支撑。”
襄阳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潘高峰表示:“我们水稻团队共有7名科研人员,近三年来,选育出了‘襄两优827’、‘襄两优338’等8个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研发了优质稻绿色生产技术和香稻生产技术,服务产业发展,为巩固百亿斤粮食产能和打造‘襄飘天下’农产品品牌提供科技支撑。”
记者手记:
他们的坚守,是炉火边的炽热专注,是烈日下的高效保障,是田埂间的默默耕耘。正是这一份份在热浪中淬炼的担当,让“夏日温度”不仅有高温的炙烤,更有责任与奉献的温暖刻度。向每一位高温下的坚守者致敬!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望丽红 施秋阳 李随群 佘梦洁(实习生) | 通讯员:钟亚力 陈梅雪
编辑:贾可 杨易钶(实习生) | 校对:刘斌贝
责编:郑海 | 审核:周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