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河边散步时,你有没有见过一串串粉红色的“葡萄”?
这些可不是新奇植物,而是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卵块。
近日,市民李女士告诉帮帮,她在樊城区清河二桥三个桥墩及周边沿岸看到大量福寿螺和其粉红色的卵块,密集的分布让人感到不适。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进入了一年中的繁殖旺盛期。
据了解,福寿螺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繁殖力和侵害性,如不及时清除,将对本地水生动植物及水质造成破坏性影响。
相关部门将采取系统专业的防治措施,对福寿螺密集的区域进行集中清理。
如果遇到它们
千万要注意!
01、一只福寿螺可藏寄生虫上千条
福寿螺原产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20世纪80年代作为食用螺引进我国,后因口感不佳且携带寄生虫,逐渐被市场抛弃,从养殖场所扩散到野外各种水环境中。缺少天敌制约的福寿螺繁殖迅速,数量激增。2022年,福寿螺被列入我国《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福寿螺体内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包括血吸虫、肺吸虫、管圆线虫等,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福寿螺极易感染寄生虫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02、如何分辨福寿螺
福寿螺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为防止大家认错误食,下面这份小贴士送给大家。
帮帮在此提醒广大市民,福寿螺多在水边植物上产卵,若发现类似卵块,请勿乱碰乱摸,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让我们共同防治外来入侵物种,保护生态环境。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帮女郎
记者:刘亚超
编辑:汪嘉丽 | 校对:杜临雪
责编:梁龙 | 审核:曾春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