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在这儿办,但工作人员热心帮我们联系,省得东奔西跑了!”7月7日,襄阳市政务服务中心总咨询台前,两位残疾老人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这个温暖场景背后,是该服务中心创新实施的政务服务闭环管理机制——用“小台账”撬动“大服务”,让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翻开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每日服务台账》,密密麻麻记录着群众各类诉求:从“老年人优待证办理”到“创业补贴咨询”,从“母婴室设备维护”到“跨部门流程优化”。这些看似琐碎的记录,通过“日记录、周分析、月改进”三环相扣的闭环机制,正转化为提升服务效能的“金钥匙”。
每日记录环节,工作人员化身“民情采集员”。市政务服务中心总咨询台位于该中心入口处,每天都能接待大批群众,来访市民的每个问题、解决路径都被详细记录。台账管理员介绍,前不久有位女士咨询异地医保转移,咨询台工作人员现场帮助沟通联系,还将群众的建议、破解难题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反馈给相关窗口,共同促进服务提升,得到了服务对象的好评。
每周攻坚阶段,台账变身“问题解剖台”。市政务服务中心组建工作专班,像“剥洋葱”一样对台账内容逐条梳理研判:哪些是窗口服务的“高频盲区”,哪些属于跨部门协调的“梗阻点”,哪些为体系建设的“细节漏洞”……全部分门别类,对症下药。针对涉及共性问题,立即组织窗口人员开展专题业务培训,同步优化服务指引、简化办事环节;对于超出大厅业务范围的诉求,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协调解决,明确改进措施与时限,确保类似问题能在总咨询台第一时间给出解决方案,避免群众“多头跑、反复问”。
每月复盘会议,成为“提质增效引擎”。每月工作总结会上,工作专班还会做好“回头看”,对台账里的高频问题进行集中晾晒评议,商讨最佳解决方案和路径,并联合派驻单位形成部门合力,共同推动服务质效提升。这种“回头看”的复盘机制,让服务优化不止于“解决一次问题”,而是致力于“解决一类问题”,进而“固化一个模板”,从而“建立一套机制”。
从日常记录的“点滴积累”,到每周改进的“靶向突破”,再到每月提升的“系统升级”,市政务服务中心用一本本台账串联起服务优化的全链条,书写便民服务大文章。台账上的“问题清单”正变成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高效便捷的“满意答卷”。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朱科丨通讯员:高梦鸽 贵梦阳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