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15877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今日辟谣(2025年6月9日) [editor] => 小妍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6-09 20:04:40 [published] => 2025-06-09 20:04:40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0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3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985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2025年6月9日

谣言:2025年高考答案流出?

真相:近日,某微信群中流传一张标注为“2025年高考数学试卷答案”的图片,并附文称“考题泄露”,引发群内成员讨论。经查,该图片内容系虚假信息。湖南省邵阳市网民陈某某在某视频平台看到上述图片后,未经核实即转发至微信朋友群,引起不良影响。目前,违法行为人陈某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高考作为国家教育选拔考试,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各级部门对考试安全保障工作高度重视。任何编造、传播虚假考题或答案的行为均涉嫌违法,公安机关将依法从严查处。(来源:“湖南省互联网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

谣言:考生高考作弊家长用钱摆平?

真相:近日,社交媒体传播一则视频,视频中拍摄者问“昨天娃儿高考作弊遭发现了,现在是什么心情”,一穿着某民间足球队队服的“家长”回应,“花点儿钱把事情了了,具体就不方便透露了”。经公安机关调查核实,视频系摆拍,该球队队员为吸引关注,在某体育公园足球场摆拍相关视频并发布到朋友圈,对话内容为不实信息。目前,该视频已删除,公安机关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置。(来源:“重庆辟谣”微信公众号)

科普:“无痛”分娩安全吗?

详情:分娩镇痛在医学上早已被广泛认可为安全有效的技术,其中硬膜外镇痛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然而,不少人对药物镇痛安全性心存顾虑。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专家表示,多年经验表明,分娩镇痛不仅可以减少产妇身体和精神的损伤、降低新生儿早期死亡率,还可增加顺产几率。国内外研究表明,分娩镇痛能解决部分孕产妇因惧怕产痛而选择剖宫产,让产妇避免手术损伤。自然分娩后产妇身体能快速复原,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尽快实施和母儿感情的建立,更可避免瘢痕子宫妊娠的风险,以及远期盆腹腔粘连等更多并发症。(来源:半月谈、新华视点)

通报:造谣“爆炸致50人死亡” 一男子被行政处罚

详情:6月5日,河南省驻马店市委网信办巡查发现,抖音账号“秋小李”发布视频称“驻马店物流港发生爆炸,50人死亡”。经消防部门核实,该信息为谣言。驻马店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立即联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经查,账号持有人李某为博眼球、赚流量,编造谣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属地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李某行政拘留并处罚款,责令其注销账号。(来源:“网信驻马店”微信公众号)

相关辟谣信息请见:

今日辟谣(2025年6月6日)

通报:安徽网警依法打击9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件

详情:按照公安部关于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相关工作部署要求,安徽公安机关重拳打击各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网络谣言高发频发态势,持续净化网络环境。现将9起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案例一:2024年11月中旬,网民谢某某为吸引关注,在多个网站上散布“比亚迪收购蔚来”等不实信息,并发布利用AI软件制作的虚假“股权分布图”,对相关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公安机关经取证调查,已依法对该网民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二:2025年2月中旬,网民徐某为发泄个人情绪,冒充蔚来公司员工网上杜撰发布不实信息,并编造“身边就有3名同事被HR约谈”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热议,造成负面影响。公安机关经取证调查,已依法对该网民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三:2025年4月上旬,网民周某为吸引关注,网上发布一段外地火灾视频并编发“舒城蜜雪着火了”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热议,造成负面影响。公安机关经取证调查,已依法对该网民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四:2024年10月下旬,网民陶某某为发泄个人情绪,多次在网上编发某连锁超市“蔬菜肉类有问题”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热议,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对相关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公安机关经取证调查,已依法对该网民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案例五:2024年8月下旬,网民张某某为博取关注,炮制发布“安徽省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册资本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热议,造成负面影响。公安机关经取证调查,已依法对该网民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六:2025年1月上旬,网民陈某为吸引关注,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网上编发“前两天濉溪某小区有个小孩往化粪池扔炮竹被炸死了”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热议,造成负面影响。公安机关经取证调查,已依法对该网民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七:2025年1月下旬,网民宋某为吸引关注,网上编发“春运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受伤40多人”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热议,造成负面影响。公安机关经取证调查,已依法对该网民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八:2025年3月上旬,网民徐某为吸引关注,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网上编发“小吃街有餐饮老板感染艾滋病”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热议,对相关餐饮商户造成不良影响。公安机关经取证调查,已依法对该网民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九:2025年5月中旬,网民朱某为吸引关注,网上编发“马上要泄洪了”“大闸水满了,要放水”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热议,造成负面影响。公安机关经取证调查,已依法对该网民予以行政处罚。(来源:“安徽网警”微信公众号)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1/202506/1433df19608b4e9783593b271e095274.jpeg [id] => 467464 [ratio] => 0.77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15877.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15877.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author] => [terms] => Array ( [2] => Array ( [0] => 公安机关 [1] => 2025 [2] => 谣言 [3] => 网民 [4] => 取证 ) [4] => Array ( [0]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 [1]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1/202506/1433df19608b4e9783593b271e095274.jpeg [id] => 467464 [ratio] => 0.77 ) ) [oldpv] => 11 [all_pv] => 0 ) 1

今日辟谣(2025年6月9日)

2025-06-09 20:04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025年6月9日

谣言:2025年高考答案流出?

真相:近日,某微信群中流传一张标注为“2025年高考数学试卷答案”的图片,并附文称“考题泄露”,引发群内成员讨论。经查,该图片内容系虚假信息。湖南省邵阳市网民陈某某在某视频平台看到上述图片后,未经核实即转发至微信朋友群,引起不良影响。目前,违法行为人陈某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高考作为国家教育选拔考试,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各级部门对考试安全保障工作高度重视。任何编造、传播虚假考题或答案的行为均涉嫌违法,公安机关将依法从严查处。(来源:“湖南省互联网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

谣言:考生高考作弊家长用钱摆平?

真相:近日,社交媒体传播一则视频,视频中拍摄者问“昨天娃儿高考作弊遭发现了,现在是什么心情”,一穿着某民间足球队队服的“家长”回应,“花点儿钱把事情了了,具体就不方便透露了”。经公安机关调查核实,视频系摆拍,该球队队员为吸引关注,在某体育公园足球场摆拍相关视频并发布到朋友圈,对话内容为不实信息。目前,该视频已删除,公安机关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置。(来源:“重庆辟谣”微信公众号)

科普:“无痛”分娩安全吗?

详情:分娩镇痛在医学上早已被广泛认可为安全有效的技术,其中硬膜外镇痛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然而,不少人对药物镇痛安全性心存顾虑。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专家表示,多年经验表明,分娩镇痛不仅可以减少产妇身体和精神的损伤、降低新生儿早期死亡率,还可增加顺产几率。国内外研究表明,分娩镇痛能解决部分孕产妇因惧怕产痛而选择剖宫产,让产妇避免手术损伤。自然分娩后产妇身体能快速复原,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尽快实施和母儿感情的建立,更可避免瘢痕子宫妊娠的风险,以及远期盆腹腔粘连等更多并发症。(来源:半月谈、新华视点)

通报:造谣“爆炸致50人死亡” 一男子被行政处罚

详情:6月5日,河南省驻马店市委网信办巡查发现,抖音账号“秋小李”发布视频称“驻马店物流港发生爆炸,50人死亡”。经消防部门核实,该信息为谣言。驻马店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立即联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经查,账号持有人李某为博眼球、赚流量,编造谣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属地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李某行政拘留并处罚款,责令其注销账号。(来源:“网信驻马店”微信公众号)

相关辟谣信息请见:

今日辟谣(2025年6月6日)

通报:安徽网警依法打击9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件

详情:按照公安部关于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相关工作部署要求,安徽公安机关重拳打击各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网络谣言高发频发态势,持续净化网络环境。现将9起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案例一:2024年11月中旬,网民谢某某为吸引关注,在多个网站上散布“比亚迪收购蔚来”等不实信息,并发布利用AI软件制作的虚假“股权分布图”,对相关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公安机关经取证调查,已依法对该网民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二:2025年2月中旬,网民徐某为发泄个人情绪,冒充蔚来公司员工网上杜撰发布不实信息,并编造“身边就有3名同事被HR约谈”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热议,造成负面影响。公安机关经取证调查,已依法对该网民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三:2025年4月上旬,网民周某为吸引关注,网上发布一段外地火灾视频并编发“舒城蜜雪着火了”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热议,造成负面影响。公安机关经取证调查,已依法对该网民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四:2024年10月下旬,网民陶某某为发泄个人情绪,多次在网上编发某连锁超市“蔬菜肉类有问题”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热议,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对相关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公安机关经取证调查,已依法对该网民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案例五:2024年8月下旬,网民张某某为博取关注,炮制发布“安徽省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册资本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热议,造成负面影响。公安机关经取证调查,已依法对该网民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六:2025年1月上旬,网民陈某为吸引关注,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网上编发“前两天濉溪某小区有个小孩往化粪池扔炮竹被炸死了”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热议,造成负面影响。公安机关经取证调查,已依法对该网民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七:2025年1月下旬,网民宋某为吸引关注,网上编发“春运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受伤40多人”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热议,造成负面影响。公安机关经取证调查,已依法对该网民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八:2025年3月上旬,网民徐某为吸引关注,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网上编发“小吃街有餐饮老板感染艾滋病”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热议,对相关餐饮商户造成不良影响。公安机关经取证调查,已依法对该网民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九:2025年5月中旬,网民朱某为吸引关注,网上编发“马上要泄洪了”“大闸水满了,要放水”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热议,造成负面影响。公安机关经取证调查,已依法对该网民予以行政处罚。(来源:“安徽网警”微信公众号)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