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553433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又到开学季,“防诈骗指南”助您平安启航 [editor] => 马凤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4-09-14 12:38:04 [published] => 2024-09-06 12:38:17 [modified] => 2024-09-14 12:38:15 [digg] => 0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971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开学季来临

学生们纷纷踏上返校或新生的入学之旅

与此同时

一些诈骗分子也在“蠢蠢欲动”

开学季往往成为诈骗案件的高发期

针对家长和学生的诈骗手段

层出不穷、变化多样

令人防不胜防

“真真”整理这份“防诈骗指南”

帮您快速识破花样多、套路深的诈骗陷阱

家长防骗篇

一、假“班主任”缴费类诈骗

手法揭秘:诈骗分子通过伪造学校官方文件、伪造身份信息等手段,冒充“班主任”“辅导员”“学长学姐”等身份,以收取学费、资料费、报名费等为由,诱骗转账。

防骗指南:务必通过学校官方渠道进行核实,或及时联系班主任、学校负责人,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切勿轻信陌生人的邮件或短信通知,不能盲目打钱。

二、“查看课程表”诈骗

手法揭秘:诈骗分子冒充老师给家长发送带有链接的短信,谎称“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孩子的课程安排”。一旦点击就会被窃取个人信息,甚至遭受财产损失。

防骗指南:需确认信息的真实性,来源不明短信的链接一律不点。

三、谎称“孩子住院”诈骗

手法揭秘:诈骗分子以学校老师身份打电话给家长,谎称“孩子初到学校身体不适生病住院”,急需医药费,在家长慌乱的状态下,诱导受害人打钱。

防骗指南:保持冷静,先联系学校老师或当事人,不要盲目汇款。家长一定要存好老师的电话。

四、“运作入学”诈骗

手法揭秘:诈骗分子谎称可以利用熟人托关系“运作入学”或“转学”,当家长汇钱后,诈骗分子便随即消失。

防骗指南:不要轻易相信所谓“能人”操作,更不能盲目打钱。

学生防骗篇

一、“山寨官方群”诈骗

手法揭秘:诈骗分子会申请建立诸如“某某大学2024级新生群”“某某学院2024级新生群”等微信、QQ群,“山寨官方群”对入群的新生收取金额不等的群费,以达到诈骗目的。

防骗指南:一旦出现收费等事宜,务必要从学校官方途径或辅导员、班主任等处了解确认,多方核实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切勿轻信他人、随意点击不明网络链接。

二、“助学金”“校园贷”诈骗

手法揭秘:诈骗分子冒充学校或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谎称有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或助学贷款,提供个人信息办理相关手续即可。随后以缴纳相关费用为由,让受害者转款骗取钱财。此外,很多校园贷所谓的“低利率”“免利息”都是诱导大学生进行贷款的诱饵,最后可能利滚利欠下巨债。

防骗指南:助学金、助学贷款办理都不会预先收取费用。如遇此类情况,多与校方核查证实。同学们要树立科学消费观,生活支出应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三、“网络兼职刷单”诈骗

手法揭秘:诈骗分子声称“做任务就可领红包”“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等,随后诱导下载指定刷单APP(诈骗APP),诱导受害人垫资刷大单。等到提现时,诈骗分子拒不支付受害人的本金及佣金,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防骗指南:要保持冷静,不能轻信网络刷单,脱离实际的高回报工作更要谨慎对待,不要轻易点击、扫描陌生人发来的网址和二维码。

四、“手机卡”诈骗

手法揭秘:诈骗分子借助为新生办理手机卡名义冒充“工作人员”或“学长学姐”,以此获取个人信息进行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售卖预存话费的电话卡或校园网络套餐,暗中绑定高额消费项目或设置自动扣费服务,导致学生不知情下产生高额费用。

防骗指南:学生可到校园营业厅自主选择运营商,现场办理手机卡。

防诈骗牢记“五要五不要”

一定要做到——“五要”

要增强防骗意识

要核实信息真伪

要保护个人信息

要安装反诈软件

要警惕网络陷阱

一定要做到——“五不要”

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

不要随意转账汇款

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

不要使用公共Wi-Fi进行敏感操作

不要慌张,遇事保持冷静,可寻求学校、警察帮助

开学季是新的起点,也是自我保护意识提升的关键时期。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增强防骗意识,处处提高警惕,要擦亮双眼、保持清醒,以免落入诈骗陷阱,牢牢守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在新学期平安启航。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开学季来临 学生们纷纷踏上返校或新生的入学之旅 与此同时 一些诈骗分子也在“蠢蠢欲动”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302/81f43ee1913a3efe20a1ffacde362d24.jpeg [id] => 2834507 [ratio] => 0.50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553433.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553433.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 [1]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302/81f43ee1913a3efe20a1ffacde362d24.jpeg [id] => 2834507 [ratio] => 0.50 ) ) [oldpv] => 0 [all_pv] => 0 ) 1

又到开学季,“防诈骗指南”助您平安启航

2024-09-06 12:38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开学季来临

学生们纷纷踏上返校或新生的入学之旅

与此同时

一些诈骗分子也在“蠢蠢欲动”

开学季往往成为诈骗案件的高发期

针对家长和学生的诈骗手段

层出不穷、变化多样

令人防不胜防

“真真”整理这份“防诈骗指南”

帮您快速识破花样多、套路深的诈骗陷阱

家长防骗篇

一、假“班主任”缴费类诈骗

手法揭秘:诈骗分子通过伪造学校官方文件、伪造身份信息等手段,冒充“班主任”“辅导员”“学长学姐”等身份,以收取学费、资料费、报名费等为由,诱骗转账。

防骗指南:务必通过学校官方渠道进行核实,或及时联系班主任、学校负责人,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切勿轻信陌生人的邮件或短信通知,不能盲目打钱。

二、“查看课程表”诈骗

手法揭秘:诈骗分子冒充老师给家长发送带有链接的短信,谎称“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孩子的课程安排”。一旦点击就会被窃取个人信息,甚至遭受财产损失。

防骗指南:需确认信息的真实性,来源不明短信的链接一律不点。

三、谎称“孩子住院”诈骗

手法揭秘:诈骗分子以学校老师身份打电话给家长,谎称“孩子初到学校身体不适生病住院”,急需医药费,在家长慌乱的状态下,诱导受害人打钱。

防骗指南:保持冷静,先联系学校老师或当事人,不要盲目汇款。家长一定要存好老师的电话。

四、“运作入学”诈骗

手法揭秘:诈骗分子谎称可以利用熟人托关系“运作入学”或“转学”,当家长汇钱后,诈骗分子便随即消失。

防骗指南:不要轻易相信所谓“能人”操作,更不能盲目打钱。

学生防骗篇

一、“山寨官方群”诈骗

手法揭秘:诈骗分子会申请建立诸如“某某大学2024级新生群”“某某学院2024级新生群”等微信、QQ群,“山寨官方群”对入群的新生收取金额不等的群费,以达到诈骗目的。

防骗指南:一旦出现收费等事宜,务必要从学校官方途径或辅导员、班主任等处了解确认,多方核实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切勿轻信他人、随意点击不明网络链接。

二、“助学金”“校园贷”诈骗

手法揭秘:诈骗分子冒充学校或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谎称有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或助学贷款,提供个人信息办理相关手续即可。随后以缴纳相关费用为由,让受害者转款骗取钱财。此外,很多校园贷所谓的“低利率”“免利息”都是诱导大学生进行贷款的诱饵,最后可能利滚利欠下巨债。

防骗指南:助学金、助学贷款办理都不会预先收取费用。如遇此类情况,多与校方核查证实。同学们要树立科学消费观,生活支出应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三、“网络兼职刷单”诈骗

手法揭秘:诈骗分子声称“做任务就可领红包”“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等,随后诱导下载指定刷单APP(诈骗APP),诱导受害人垫资刷大单。等到提现时,诈骗分子拒不支付受害人的本金及佣金,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防骗指南:要保持冷静,不能轻信网络刷单,脱离实际的高回报工作更要谨慎对待,不要轻易点击、扫描陌生人发来的网址和二维码。

四、“手机卡”诈骗

手法揭秘:诈骗分子借助为新生办理手机卡名义冒充“工作人员”或“学长学姐”,以此获取个人信息进行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售卖预存话费的电话卡或校园网络套餐,暗中绑定高额消费项目或设置自动扣费服务,导致学生不知情下产生高额费用。

防骗指南:学生可到校园营业厅自主选择运营商,现场办理手机卡。

防诈骗牢记“五要五不要”

一定要做到——“五要”

要增强防骗意识

要核实信息真伪

要保护个人信息

要安装反诈软件

要警惕网络陷阱

一定要做到——“五不要”

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

不要随意转账汇款

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

不要使用公共Wi-Fi进行敏感操作

不要慌张,遇事保持冷静,可寻求学校、警察帮助

开学季是新的起点,也是自我保护意识提升的关键时期。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增强防骗意识,处处提高警惕,要擦亮双眼、保持清醒,以免落入诈骗陷阱,牢牢守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在新学期平安启航。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