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招工季,企业往往感觉产业链上人才“吃不饱”,而在人才链,求职者感觉合适的工作不好找。今年的新学期,本市一所高校,就把企业的整条生产线搬进了学校,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上课期间,就能实现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新学期,这个占地约三千平米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将为襄阳科技职业学院新生,提供第二课堂。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企业负责人许助熠表示:“我们把整个生产线都拉到学校里面来了,材料入库,技术加工,后处理工艺,品检检验,打包发货整套流程,跟工厂整个是一模一样的,大概会有一百多人来车间进行生产。”
把生产线搬进高校的是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他们有一个后处理环节,必须要由人工对产品进行打磨,因此对操作工的经验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生产线进校后,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实习过程,而为了迎合就业的需要,学校开设的专业,也与企业进行了适配。
襄阳科技职业学院实训中心主任廖建表示:“跟我们学校智能制造专业,电气与自动化是非常契合的,我们把课堂搬进了企业的生产车间,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外,更深层次接受了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更早地接触企业的岗位技能。”
“学生操作不规范,我们有员工现场就指正,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实习过程,节省了新员工培训的时间,大概能节省一到三个月。”许助熠说道。
襄阳科技职业学院表示,通过引厂入校,产教融合,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对所学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发现自己的短板和特长,及早规划好以后的人生路线。
襄阳科技职业学院大一新生方振宇说:“像C语言编程,金属热处理这些曾经都是闻所未闻的,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知道其中的原理。”新生朱明辉也表示,“我们在大一大二就可以实操,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方向,更深入地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将兴趣爱好与工作结合起来,更快进入到工作状态。”
襄阳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王达文表示:“今年我们高职招生有3050人,我们在专业设置上,直接与生产和企业产业相结合,能够学得上、用得上,将来出去以后能直接服务企业生产。”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汤印 | 通讯员:陈俊丹
编辑:王晨可 | 校对:刘斌贝
责编:李丹 | 审核:周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