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549960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比拳头还大”!紧急提醒:千万别摸、别吃! [editor] => 汪嘉丽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4-08-31 10:13:33 [published] => 2024-08-31 10:13:33 [modified] => 2024-09-02 10:41:47 [digg] => 0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3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580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比成年人拳头还大的蜗牛

你见过没?

近日,家住四川攀枝花市的杨女士,在小区发现一只超大蜗牛,“40多年了,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蜗牛!”

▲攀枝花市民发现的非洲大蜗牛

8月29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这种蜗牛为非洲大蜗牛,在雨后比较常见。多个省份也曾有非洲大蜗牛的活动痕迹。

“蜗牛很奇特,个头特别大,外壳形似螺状,黄褐色还带有花纹。”小区居民们表示,以前在下雨后发现过类似的蜗牛,有大有小,也有白色的,但都没见过个头这么大的。当天,有网友在位于阿署达村的果园也发现了一只巨型蜗牛,并把蜗牛当宠物,“遛”了起来。视频发布网络后,有许多网友称,“是否可以抓来玩?是否可以吃……”

▲攀枝花市民发现的非洲大蜗牛

记者了解到,攀枝花并非第一次出现这种蜗牛。此前攀枝花市民周女士晚上路过五十四公园时,看见路边有很多“大蜗牛”,当时还分享给小伙伴,说赶快过来抓“螺蛳”。经攀枝花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确认,五十四公园出现的是“臭名远扬”的非洲大蜗牛。“比如说引进的草籽、树木、草坪等,它就极有可能带有蜗牛卵。”

专家:

可能携带寄生虫和病原菌

别吃别养非洲大蜗牛

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表示,非洲大蜗牛是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这种大蜗牛携带多种寄生虫和致病菌,建议市民不要轻易触碰,也不要吃、不要养。”赵力介绍,非洲大蜗牛也叫褐云玛瑙螺。“它们的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最大可长到超过20厘米。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一般在雨后及夜间活动,白天几乎看不到。”

据悉,非洲大蜗牛的食物包括农作物、林木、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赵力表示,非洲大蜗牛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系中国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攀枝花市民发现的非洲大蜗牛

赵力告诉记者,有资料显示,在国内,厦门大学是有文字记载中国最早发现非洲大蜗牛的地点。20世纪上半叶,一名华侨从新加坡运回中国的植物中,无意夹带了非洲大蜗牛的卵和幼螺,此后大蜗牛开始在厦门繁殖,并进一步传播到其他地区。“它们的寿命可达9年,繁殖能力特别强。”

据悉,生在野外的非洲大蜗牛的黏液或粪便里,可能携带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尤其是广州管圆线虫,这种虫会导致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等疾病。据媒体报道,2022年3月,广东一名10岁男童喜欢玩大蜗牛,后经确诊患上广州管圆线虫嗜酸性脑膜脑炎。经驱虫和抗炎治疗后,男孩康复。医生表示,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繁殖以后,会损伤功能区,最严重有致残致死的可能。

赵力表示,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特别是野外环境中生长的,身上可能携带多种寄生虫和致病菌。未煮熟食用的话,有可能会感染,建议不要触碰或食用,也不建议当宠物养。”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红星新闻、经视直播

编辑:杜临雪 | 校对:汪嘉丽

责编:梁龙 | 审核:曾春满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近日,杨女士在小区发现一只超大蜗牛,“40多年了,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蜗牛!”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408/c848c14baa68c1b30f62fc7895a6ae26.jpeg [id] => 3310882 [ratio] => 0.56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549960.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549960.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杜临雪 [author] => 杜临雪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408/c848c14baa68c1b30f62fc7895a6ae26.jpeg [id] => 3310882 [ratio] => 0.56 ) ) [oldpv] => 827 [all_pv] => 0 ) 1

“比拳头还大”!紧急提醒:千万别摸、别吃!

2024-08-31 10:13   襄阳融媒体中心  

比成年人拳头还大的蜗牛

你见过没?

近日,家住四川攀枝花市的杨女士,在小区发现一只超大蜗牛,“40多年了,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蜗牛!”

▲攀枝花市民发现的非洲大蜗牛

8月29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这种蜗牛为非洲大蜗牛,在雨后比较常见。多个省份也曾有非洲大蜗牛的活动痕迹。

“蜗牛很奇特,个头特别大,外壳形似螺状,黄褐色还带有花纹。”小区居民们表示,以前在下雨后发现过类似的蜗牛,有大有小,也有白色的,但都没见过个头这么大的。当天,有网友在位于阿署达村的果园也发现了一只巨型蜗牛,并把蜗牛当宠物,“遛”了起来。视频发布网络后,有许多网友称,“是否可以抓来玩?是否可以吃……”

▲攀枝花市民发现的非洲大蜗牛

记者了解到,攀枝花并非第一次出现这种蜗牛。此前攀枝花市民周女士晚上路过五十四公园时,看见路边有很多“大蜗牛”,当时还分享给小伙伴,说赶快过来抓“螺蛳”。经攀枝花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确认,五十四公园出现的是“臭名远扬”的非洲大蜗牛。“比如说引进的草籽、树木、草坪等,它就极有可能带有蜗牛卵。”

专家:

可能携带寄生虫和病原菌

别吃别养非洲大蜗牛

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表示,非洲大蜗牛是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这种大蜗牛携带多种寄生虫和致病菌,建议市民不要轻易触碰,也不要吃、不要养。”赵力介绍,非洲大蜗牛也叫褐云玛瑙螺。“它们的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最大可长到超过20厘米。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一般在雨后及夜间活动,白天几乎看不到。”

据悉,非洲大蜗牛的食物包括农作物、林木、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赵力表示,非洲大蜗牛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系中国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攀枝花市民发现的非洲大蜗牛

赵力告诉记者,有资料显示,在国内,厦门大学是有文字记载中国最早发现非洲大蜗牛的地点。20世纪上半叶,一名华侨从新加坡运回中国的植物中,无意夹带了非洲大蜗牛的卵和幼螺,此后大蜗牛开始在厦门繁殖,并进一步传播到其他地区。“它们的寿命可达9年,繁殖能力特别强。”

据悉,生在野外的非洲大蜗牛的黏液或粪便里,可能携带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尤其是广州管圆线虫,这种虫会导致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等疾病。据媒体报道,2022年3月,广东一名10岁男童喜欢玩大蜗牛,后经确诊患上广州管圆线虫嗜酸性脑膜脑炎。经驱虫和抗炎治疗后,男孩康复。医生表示,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繁殖以后,会损伤功能区,最严重有致残致死的可能。

赵力表示,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特别是野外环境中生长的,身上可能携带多种寄生虫和致病菌。未煮熟食用的话,有可能会感染,建议不要触碰或食用,也不建议当宠物养。”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红星新闻、经视直播

编辑:杜临雪 | 校对:汪嘉丽

责编:梁龙 | 审核:曾春满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