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537529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摆渡车不能成高价门票后的又一“价格刺客” [editor] => 高杨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4-07-10 15:43:18 [published] => 2024-07-10 15:43:18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2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1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286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近日,四川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强景区价格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提到,“从严核定配套停车场到景区大门交通服务价格,有效遏制景区不合理外移游客接待中心、配套停车场,增加游客配套交通费用负担等行为”,获得不少网友点赞。这一举措所对应的现实问题在于,一些景区大门越建越远,摆渡车成为继高价门票之后又一“价格刺客”。

景区停车场距离检票口约15公里、旅游集散中心到景区车程50分钟……最近,此类新闻频见报端。不可否认,一些景区外扩大门,是出于疏解交通、保护景观的考量。但是,越来越远的距离,显然超出了正常的经营发展的需要,很难说景区没有“圈钱”的小算盘。

这种做法,无疑会让旅游体验大打折扣,也让旅游成本再度攀高。以茶卡盐湖为例,公开报道显示,该景区门票60元,但游客集散中心距景区非常远,从景区门口到核心区有4.2公里,如若游客不想步行前往,可以选择花140元乘坐景区交通工具。

出游一趟不易,面对比门票还贵的摆渡车,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不少游客不得不“自愿”掏腰包。然而,旅游是一种口碑经济,一个前人踩过的“坑”,后来者大概率不会再踩。尤其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下,游客在相关平台的分享和评价,会直接影响景区的声誉。

前几年,人们对于旅游市场的吐槽,主要集中在居高不下的门票价格。通过一段时间的规范和引导,一些景区门票价格逐渐回归合理区间,给游客提供了实惠。但也要提防,一些运营方“不甘心”“不服气”,用摆渡车、小火车等景区小交通继续找补在门票上的损失,以此来“收割”游客。

上述四川省发改委发布的通知,要求景区内交通工具、配套停车场到景区大门的交通工具,除因安全、环保等确有必要统一乘坐外,不得强制要求游客乘坐并收费;对偏离成本、价格过高、群众反映较大的景区交通工具票价要予以重新核定,降低价格,不得通过景区交通工具谋取过高利润。此举显然是对摆渡车“价格刺客”的一种纠偏,而在此基础上,摆渡车究竟如何定价才合理?景区大门应该建多远?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亟须尽快出台指导标准,让景区摆渡车不再绕着钱“兜圈子”。

景区不是不能创收,而是要让游客觉得“物有所值”。过度依赖门票收入、车票收入,其实都是短视做法,只会因小失大。要想获得长期健康发展,运营方须在提升旅游体验上下功夫,比如创新开发更多优质文旅产品,因地制宜推出游乐项目、实景演出、文创周边等,不断延伸文旅产业链,让游客玩得尽兴,从而主动、自愿二次消费。

来源:工人日报

责编:高杨  审核:杜红丽  终审:邹燕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407/a9be5073ba70fb4f8838e426b8c56da9.jpg [id] => 3268622 [ratio] => 0.67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537529.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537529.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工人日报 ) [1]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407/a9be5073ba70fb4f8838e426b8c56da9.jpg [id] => 3268622 [ratio] => 0.67 ) ) [oldpv] => 558 [all_pv] => 0 ) 1

摆渡车不能成高价门票后的又一“价格刺客”

2024-07-10 15:43   工人日报  

近日,四川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强景区价格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提到,“从严核定配套停车场到景区大门交通服务价格,有效遏制景区不合理外移游客接待中心、配套停车场,增加游客配套交通费用负担等行为”,获得不少网友点赞。这一举措所对应的现实问题在于,一些景区大门越建越远,摆渡车成为继高价门票之后又一“价格刺客”。

景区停车场距离检票口约15公里、旅游集散中心到景区车程50分钟……最近,此类新闻频见报端。不可否认,一些景区外扩大门,是出于疏解交通、保护景观的考量。但是,越来越远的距离,显然超出了正常的经营发展的需要,很难说景区没有“圈钱”的小算盘。

这种做法,无疑会让旅游体验大打折扣,也让旅游成本再度攀高。以茶卡盐湖为例,公开报道显示,该景区门票60元,但游客集散中心距景区非常远,从景区门口到核心区有4.2公里,如若游客不想步行前往,可以选择花140元乘坐景区交通工具。

出游一趟不易,面对比门票还贵的摆渡车,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不少游客不得不“自愿”掏腰包。然而,旅游是一种口碑经济,一个前人踩过的“坑”,后来者大概率不会再踩。尤其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下,游客在相关平台的分享和评价,会直接影响景区的声誉。

前几年,人们对于旅游市场的吐槽,主要集中在居高不下的门票价格。通过一段时间的规范和引导,一些景区门票价格逐渐回归合理区间,给游客提供了实惠。但也要提防,一些运营方“不甘心”“不服气”,用摆渡车、小火车等景区小交通继续找补在门票上的损失,以此来“收割”游客。

上述四川省发改委发布的通知,要求景区内交通工具、配套停车场到景区大门的交通工具,除因安全、环保等确有必要统一乘坐外,不得强制要求游客乘坐并收费;对偏离成本、价格过高、群众反映较大的景区交通工具票价要予以重新核定,降低价格,不得通过景区交通工具谋取过高利润。此举显然是对摆渡车“价格刺客”的一种纠偏,而在此基础上,摆渡车究竟如何定价才合理?景区大门应该建多远?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亟须尽快出台指导标准,让景区摆渡车不再绕着钱“兜圈子”。

景区不是不能创收,而是要让游客觉得“物有所值”。过度依赖门票收入、车票收入,其实都是短视做法,只会因小失大。要想获得长期健康发展,运营方须在提升旅游体验上下功夫,比如创新开发更多优质文旅产品,因地制宜推出游乐项目、实景演出、文创周边等,不断延伸文旅产业链,让游客玩得尽兴,从而主动、自愿二次消费。

来源:工人日报

责编:高杨  审核:杜红丽  终审:邹燕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