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535865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年纪大了就会“弯腰驼背”?当心背后的疾病 | 科普时间 [editor] => 高杨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4-07-03 15:01:53 [published] => 2024-07-03 15:01:53 [modified] => 2024-07-03 18:07:24 [digg] => 0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286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开始出现“弯腰驼背”,看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事实上,驼背是一种脊柱畸形,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那么,人老了为什么会驼背?如何才能保持骨骼健康、预防驼背呢?

老了就驼背?

当心骨质疏松症

健康的骨骼特别是脊柱使我们身姿挺拔,但在人的一生中,骨骼并非一成不变。受年龄、生活习惯或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人体内的骨量会不断丢失。骨质疏松症就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骨质疏松症的发展程度决定着驼背的明显程度。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骨微结构被破坏,导致骨强度下降和骨脆性增加,进而发生骨折。具体来说,就是单位体积内的骨组织量减少,骨髓腔增宽,骨骼的载荷能力减弱。

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男性。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通常是在骨折发生后,才发现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

不想“弯腰驼背”

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骨骼的发育成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人的骨量在30~35岁达到顶峰,此后骨量逐渐减少。为了达到更高的骨量峰值,保持骨骼健康,到老也不“弯腰驼背”,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增加日晒、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上都非常重要。

均衡饮食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对于维持骨骼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老年人可以增加摄入牛奶、酸奶、奶酪、小鱼干、豆腐、紫菜、海带等富含钙质的食物,要避免过量进食影响钙吸收的食物,如酒精、咖啡、碳酸饮料等。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除了适当晒太阳,老年人还可以通过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等来补充。同时,建议适量摄入蛋白质,保持饮食的多样化,确保摄入足够的钾和镁。

适度活动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运动方法有很多,老年人要根据年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来选择。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建议老年人进行负重、深蹲训练,可能导致关节损伤。其他抗阻运动及行走、慢跑、游泳、骑车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骨骼健康。平衡和灵活性训练如舞蹈、太极拳等,可以降低跌倒的风险。太极拳已经成为预防老年病的重要运动方式,能够降低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除了上述运动方式,老年人还可以尝试伸展运动、握力训练等。

增加日晒

选择上午11时到下午3时,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可持续晒15~30分钟,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应避免长时间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避免皮肤晒伤。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某些疾病可能加重骨质流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风湿性疾病、慢性代谢性酸中毒等,患者要积极治疗。

适时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

骨量峰值过后,人的骨量逐渐减少,男性超过50岁、女性绝经后,均应定期监测身高。当身高降低超过2厘米时,需要警惕椎体压缩性骨折,建议定期检测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如果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老年人需要积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时合理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建议每日额外补充500~600毫克元素钙,每日补充800~1000IU维生素D。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补充活性维生素D,但要注意监测血钙与尿钙,补充过量将导致高钙血症和肾结石。

骨骼健康与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预期寿命息息相关,而骨质疏松症是该年龄段人群最常见的骨折原因之一。科学预防、合理干预,我们可以延缓甚至逆转这一过程。到老拒绝“弯腰驼背”,为自己的身体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是我们对健康的追求,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高杨

责编:刘澄芮 审核:杜红丽  终审:邹燕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407/3d1865ed75c2f04ec96fab0c4b8e7a48.jpeg [id] => 3262404 [ratio] => 0.56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535865.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535865.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 [1]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407/3d1865ed75c2f04ec96fab0c4b8e7a48.jpeg [id] => 3262404 [ratio] => 0.56 ) ) [oldpv] => 40 [all_pv] => 0 ) 1

年纪大了就会“弯腰驼背”?当心背后的疾病 | 科普时间

2024-07-03 15:01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开始出现“弯腰驼背”,看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事实上,驼背是一种脊柱畸形,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那么,人老了为什么会驼背?如何才能保持骨骼健康、预防驼背呢?

老了就驼背?

当心骨质疏松症

健康的骨骼特别是脊柱使我们身姿挺拔,但在人的一生中,骨骼并非一成不变。受年龄、生活习惯或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人体内的骨量会不断丢失。骨质疏松症就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骨质疏松症的发展程度决定着驼背的明显程度。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骨微结构被破坏,导致骨强度下降和骨脆性增加,进而发生骨折。具体来说,就是单位体积内的骨组织量减少,骨髓腔增宽,骨骼的载荷能力减弱。

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男性。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通常是在骨折发生后,才发现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

不想“弯腰驼背”

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骨骼的发育成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人的骨量在30~35岁达到顶峰,此后骨量逐渐减少。为了达到更高的骨量峰值,保持骨骼健康,到老也不“弯腰驼背”,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增加日晒、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上都非常重要。

均衡饮食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对于维持骨骼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老年人可以增加摄入牛奶、酸奶、奶酪、小鱼干、豆腐、紫菜、海带等富含钙质的食物,要避免过量进食影响钙吸收的食物,如酒精、咖啡、碳酸饮料等。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除了适当晒太阳,老年人还可以通过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等来补充。同时,建议适量摄入蛋白质,保持饮食的多样化,确保摄入足够的钾和镁。

适度活动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运动方法有很多,老年人要根据年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来选择。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建议老年人进行负重、深蹲训练,可能导致关节损伤。其他抗阻运动及行走、慢跑、游泳、骑车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骨骼健康。平衡和灵活性训练如舞蹈、太极拳等,可以降低跌倒的风险。太极拳已经成为预防老年病的重要运动方式,能够降低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除了上述运动方式,老年人还可以尝试伸展运动、握力训练等。

增加日晒

选择上午11时到下午3时,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可持续晒15~30分钟,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应避免长时间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避免皮肤晒伤。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某些疾病可能加重骨质流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风湿性疾病、慢性代谢性酸中毒等,患者要积极治疗。

适时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

骨量峰值过后,人的骨量逐渐减少,男性超过50岁、女性绝经后,均应定期监测身高。当身高降低超过2厘米时,需要警惕椎体压缩性骨折,建议定期检测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如果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老年人需要积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时合理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建议每日额外补充500~600毫克元素钙,每日补充800~1000IU维生素D。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补充活性维生素D,但要注意监测血钙与尿钙,补充过量将导致高钙血症和肾结石。

骨骼健康与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预期寿命息息相关,而骨质疏松症是该年龄段人群最常见的骨折原因之一。科学预防、合理干预,我们可以延缓甚至逆转这一过程。到老拒绝“弯腰驼背”,为自己的身体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是我们对健康的追求,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高杨

责编:刘澄芮 审核:杜红丽  终审:邹燕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