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527379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重要提醒!襄阳家长千万别信! [editor] => 汪嘉丽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4-05-31 10:43:59 [published] => 2024-05-31 10:43:59 [modified] => 2024-06-05 16:17:54 [digg] => 1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38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580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每当中考、高考来临之际,就会有号称能提高学生成绩的“聪明药”频频在家长群里出现。近日,警方发布提醒,这种“药”千万别碰!

能帮助提高记忆力,让人通往捷径的神奇“聪明药”真的存在吗?答案肯定是:没有!

新闻截图

“聪明药”不仅不会让人变“聪明”,该类药物对于正常人、健康人群来说还非常危险,健康正常的人服用后有短时间的兴奋,但是过后会引起头痛、呕吐、过度兴奋、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多种副作用,并可能产生幻觉、躁狂、多汗、心动过速、失眠和抑郁症等严重不良反应。

新闻截图

许多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考生或家长急于求成的侥幸心理,刻意夸大“聪明药”的“神奇”效果,却淡化其相当于毒品的危害。

“聪明药”是什么?

“聪明药”并不是特指某一种药物,而是多种精神药物的别称,在我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全部属于国家管制的精神药物,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的特性。

极有可能会抑制或损坏少年儿童的大脑神经发育,久服可出现依赖性,断药后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症状。

是否有提高成绩的药物?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发布提示,我国从未批准过提高智商等功能的药品,2023年10月7日,国家药监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依托咪酯和莫达非尼药品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将莫达非尼作为药物滥用监测的重点品种,密切关注其滥用变化情况,如发现滥用情况及时报告,必要时采取进一步强化监管的措施”。

考前考生应该注意什么?

规范用药

是药三分毒,规范谨慎用药。尤其是一些可能会引起犯困等副作用的药物。比如有些感冒药里面含有氯苯那敏等抗过敏成分,可能会导致嗜睡或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需要服用的话尽可能夜间服用。

家中可以备上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如果吃坏东西或者紧张导致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可以及时给药。

按时作息

临近考试,一定要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因为考试是在白天进行,应该让自己的兴奋点处于考试的时间段,在白天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

如果存在难以入睡的情况,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作用时间短的助眠药物,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第二天状态的影响。

科学饮食

在饮食上,适当补充就可以。考生考前集中用脑,身体也比较疲劳,可适当多补充含蛋白质、钙、镁、锌、维生素等丰富物质,而我们日常摄入的粗粮、牛奶、杏仁等坚果类食物,还有蔬菜、水果中都能很好地获得。

适量运动

劳逸结合,学累了就休息一会。运动会产生内啡肽这种物质,使人心情愉悦,可以很好地缓解压力,可以跑跑步、打打球,适当出点汗。但是一定要先保证安全,不可过量运动。

稳定情绪

考试前考生一般都会紧张,适度的紧张有利于大脑的兴奋,有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但如果紧张过度,可以通过和老师、家长、同学倾诉,或者听听音乐、适量运动等方式缓解,保持良好的心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禁毒

编辑:汪嘉丽 | 校对:杜临雪

责编:梁龙 | 审核:曾春满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能帮助提高记忆力,让人通往捷径的神奇“聪明药”真的存在吗?答案肯定是:没有!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405/b7f79740be291d71fe7b8db97730b556.png [id] => 3231976 [ratio] => 0.66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527379.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527379.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汪嘉丽 [author] => 汪嘉丽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405/b7f79740be291d71fe7b8db97730b556.png [id] => 3231976 [ratio] => 0.66 ) ) [oldpv] => 4438 [all_pv] => 0 ) 1

重要提醒!襄阳家长千万别信!

2024-05-31 10:43   襄阳融媒体中心  

每当中考、高考来临之际,就会有号称能提高学生成绩的“聪明药”频频在家长群里出现。近日,警方发布提醒,这种“药”千万别碰!

能帮助提高记忆力,让人通往捷径的神奇“聪明药”真的存在吗?答案肯定是:没有!

新闻截图

“聪明药”不仅不会让人变“聪明”,该类药物对于正常人、健康人群来说还非常危险,健康正常的人服用后有短时间的兴奋,但是过后会引起头痛、呕吐、过度兴奋、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多种副作用,并可能产生幻觉、躁狂、多汗、心动过速、失眠和抑郁症等严重不良反应。

新闻截图

许多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考生或家长急于求成的侥幸心理,刻意夸大“聪明药”的“神奇”效果,却淡化其相当于毒品的危害。

“聪明药”是什么?

“聪明药”并不是特指某一种药物,而是多种精神药物的别称,在我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全部属于国家管制的精神药物,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的特性。

极有可能会抑制或损坏少年儿童的大脑神经发育,久服可出现依赖性,断药后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症状。

是否有提高成绩的药物?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发布提示,我国从未批准过提高智商等功能的药品,2023年10月7日,国家药监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依托咪酯和莫达非尼药品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将莫达非尼作为药物滥用监测的重点品种,密切关注其滥用变化情况,如发现滥用情况及时报告,必要时采取进一步强化监管的措施”。

考前考生应该注意什么?

规范用药

是药三分毒,规范谨慎用药。尤其是一些可能会引起犯困等副作用的药物。比如有些感冒药里面含有氯苯那敏等抗过敏成分,可能会导致嗜睡或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需要服用的话尽可能夜间服用。

家中可以备上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如果吃坏东西或者紧张导致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可以及时给药。

按时作息

临近考试,一定要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因为考试是在白天进行,应该让自己的兴奋点处于考试的时间段,在白天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

如果存在难以入睡的情况,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作用时间短的助眠药物,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第二天状态的影响。

科学饮食

在饮食上,适当补充就可以。考生考前集中用脑,身体也比较疲劳,可适当多补充含蛋白质、钙、镁、锌、维生素等丰富物质,而我们日常摄入的粗粮、牛奶、杏仁等坚果类食物,还有蔬菜、水果中都能很好地获得。

适量运动

劳逸结合,学累了就休息一会。运动会产生内啡肽这种物质,使人心情愉悦,可以很好地缓解压力,可以跑跑步、打打球,适当出点汗。但是一定要先保证安全,不可过量运动。

稳定情绪

考试前考生一般都会紧张,适度的紧张有利于大脑的兴奋,有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但如果紧张过度,可以通过和老师、家长、同学倾诉,或者听听音乐、适量运动等方式缓解,保持良好的心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禁毒

编辑:汪嘉丽 | 校对:杜临雪

责编:梁龙 | 审核:曾春满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