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524681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最近出门要当心它!湖北疾控提醒 [editor] => 马凤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4-05-21 16:08:56 [published] => 2024-04-26 16:09:07 [modified] => 2024-05-21 16:09:14 [digg] => 0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971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近日,湖北疾控官方微信发布消息,提醒喜欢外出郊游、踏青的市民,注意避免被蜱叮咬。具体内容如下:

潜伏在草丛上的蜱

蜱俗称狗豆子、草瘪子、草爬子、壁虱等,各地叫法不一。它呈红褐色或灰褐色,体型长卵圆形,背腹扁平,在不吸血时只有芝麻粒到绿豆大小。蜱虫在湖北省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尤其以随州、孝感、黄冈等丘陵地带较多,武汉的郊区如黄陂、新洲等区域也有分布。它喜欢栖息在草地、树林、灌木丛等环境中,每年3-10月都有活动,五六月密度达到最高。当牛、羊等动物或人经过的时候,蜱虫可迅速爬至家畜或人体的体表隐蔽处吸血,吸饱血后可自行脱落。蜱虫喜欢找人和动物“刁钻”的位置叮咬,一般选择体表皮肤较薄、不易被挠的部位,如人的颈部、耳、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牛羊等动物的眼窝、耳内侧及耳根等部位。吸饱血后蜱的体积显著增大,可变为原来的几倍到几十倍大小。

蜱叮咬人及吸饱血后实图

蜱能贮存和传播许多病毒,传播的主要疾病包括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立克次体病、无形体病等。最常见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大别班达病毒(曾用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多达38℃以上,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严重患者可出现头痛、肌肉疼痛、腹泻等。该疾病除了通过蜱叮咬传播外,还可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感染,此外接触蜱被挤破后流出的体液,也有可能被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不仅严重危害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些年来针对该疾病的调查研究显示,湖北省黄冈、随州、孝感等丘陵地带的牛羊等养殖户、采茶作业人员感染风险较高。针对这类人群,建议在放牧、喂养、处理动物粪便、采茶等日常活动中,穿戴长袖衣物、长裤和帽子,以减少皮肤暴露。定期清理圈舍和周边环境,减少蜱虫的栖息场所,必要时可使用杀虫剂。定期对牛羊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注意观察有无发热、出血等症状,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隔离病畜,并报告当地兽医部门。此外,湖北疾控提醒喜欢外出郊游、踏青的朋友们,也需要注意避免被蜱叮咬。在野外草丛等区域活动时,避免皮肤裸露,扎紧袖口和裤腿,防止蜱爬入,尽量穿浅色、光滑的长袖长裤,以便随时检查有无蜱爬上,可在皮肤裸露部位和衣服上喷洒驱避剂,并避免长时间在草地上坐卧,回家后要及时检查身体是否有蜱附着。带宠物去草丛等区域活动过后,要及时检查宠物身上是否有蜱附着叮咬,并及时清洗宠物身体。如果发现被蜱叮咬,可先用酒精涂抹麻醉蜱虫头部,待其松开口器后,用尖镊子靠近皮肤夹住蜱头部,缓慢用力拉出,不要扭转或猛拉,防止蜱虫的口器断裂滞留体内,去除蜱虫后要用碘伏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果被蜱虫叮咬后的两周内,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请尽快到医院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可能的蜱叮咬史,以便接受规范治疗。

来源:极目新闻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近日,湖北疾控官方微信发布消息,提醒喜欢外出郊游、踏青的市民,注意避免被蜱叮咬。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405/f2299a461a2754ee45fdad02017b3b8b.jpeg [id] => 3222178 [ratio] => 0.56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524681.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524681.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极目新闻 ) [1]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405/f2299a461a2754ee45fdad02017b3b8b.jpeg [id] => 3222178 [ratio] => 0.56 ) ) [oldpv] => 8 [all_pv] => 0 ) 1

最近出门要当心它!湖北疾控提醒

2024-04-26 16:09   极目新闻  

近日,湖北疾控官方微信发布消息,提醒喜欢外出郊游、踏青的市民,注意避免被蜱叮咬。具体内容如下:

潜伏在草丛上的蜱

蜱俗称狗豆子、草瘪子、草爬子、壁虱等,各地叫法不一。它呈红褐色或灰褐色,体型长卵圆形,背腹扁平,在不吸血时只有芝麻粒到绿豆大小。蜱虫在湖北省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尤其以随州、孝感、黄冈等丘陵地带较多,武汉的郊区如黄陂、新洲等区域也有分布。它喜欢栖息在草地、树林、灌木丛等环境中,每年3-10月都有活动,五六月密度达到最高。当牛、羊等动物或人经过的时候,蜱虫可迅速爬至家畜或人体的体表隐蔽处吸血,吸饱血后可自行脱落。蜱虫喜欢找人和动物“刁钻”的位置叮咬,一般选择体表皮肤较薄、不易被挠的部位,如人的颈部、耳、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牛羊等动物的眼窝、耳内侧及耳根等部位。吸饱血后蜱的体积显著增大,可变为原来的几倍到几十倍大小。

蜱叮咬人及吸饱血后实图

蜱能贮存和传播许多病毒,传播的主要疾病包括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立克次体病、无形体病等。最常见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大别班达病毒(曾用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多达38℃以上,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严重患者可出现头痛、肌肉疼痛、腹泻等。该疾病除了通过蜱叮咬传播外,还可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感染,此外接触蜱被挤破后流出的体液,也有可能被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不仅严重危害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些年来针对该疾病的调查研究显示,湖北省黄冈、随州、孝感等丘陵地带的牛羊等养殖户、采茶作业人员感染风险较高。针对这类人群,建议在放牧、喂养、处理动物粪便、采茶等日常活动中,穿戴长袖衣物、长裤和帽子,以减少皮肤暴露。定期清理圈舍和周边环境,减少蜱虫的栖息场所,必要时可使用杀虫剂。定期对牛羊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注意观察有无发热、出血等症状,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隔离病畜,并报告当地兽医部门。此外,湖北疾控提醒喜欢外出郊游、踏青的朋友们,也需要注意避免被蜱叮咬。在野外草丛等区域活动时,避免皮肤裸露,扎紧袖口和裤腿,防止蜱爬入,尽量穿浅色、光滑的长袖长裤,以便随时检查有无蜱爬上,可在皮肤裸露部位和衣服上喷洒驱避剂,并避免长时间在草地上坐卧,回家后要及时检查身体是否有蜱附着。带宠物去草丛等区域活动过后,要及时检查宠物身上是否有蜱附着叮咬,并及时清洗宠物身体。如果发现被蜱叮咬,可先用酒精涂抹麻醉蜱虫头部,待其松开口器后,用尖镊子靠近皮肤夹住蜱头部,缓慢用力拉出,不要扭转或猛拉,防止蜱虫的口器断裂滞留体内,去除蜱虫后要用碘伏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果被蜱虫叮咬后的两周内,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请尽快到医院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可能的蜱叮咬史,以便接受规范治疗。

来源:极目新闻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