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516624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警惕假“网信办”来电!带你识破热门骗局 [editor] => 马凤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4-04-22 11:14:49 [published] => 2024-04-18 11:14:57 [modified] => 2024-04-22 11:15:01 [digg] => 0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971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近期,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地均有群众接到所谓“网信办”来电,不法分子假冒网信办工作人员以“群众手机涉嫌违法违规、要求配合调查否则停机处理”等为由,借机询问群众个人信息实施诈骗。此类案件呈现高发态势,已有多人被骗!为提高广大网民的防范意识,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梳理相关典型案例,剖析诈骗套路,引导大家学习如何识别和防范此类诈骗,有效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案例直通车

北京:不法分子自称“北京网信办工作人员”,并主动告知姓名,声称当事人实名注册的某手机号码“发送大量诈骗短信,需前往外地公安局或通过转接电话、网络视频等形式完成笔录”。有当事人为“配合调查”,将自己名下的全部资金一步步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以“自证清白”,经济损失达上万元。

上海:赵女士接到自称是“上海市网信办的工作人员”的电话,声称她的手机发布违法信息需要停机,并要求提供个人信息以协助调查。

杭州:杭州李女士接到一个FaceTime视频电话,对方自称“网信办”工作人员,声称李女士因在网上发布“不实信息”,要将她所有手机卡暂停使用,并要求她立即联系某地公安“自证清白”。

天津: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仿冒“天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电话号码,告知市民因网络违法行为需要核实其个人银行卡和身份证信息,甚至要求受害者前往特定地点处理事务。

诈骗套路分析

1. 冒充网信办工作人员,以所谓“协助调查”为由,要求受害人联络某外地公安机关或转接电话、视频,完成笔录,以“自证清白”。

2. 通过发送虚假警官证、警官视频、逮捕令等文件取信于受害人。

3. 让受害人下载带有实时屏幕共享和远端控制功能的APP,诱导受害人进行转账。

防范措施要知晓

1. 识别诈骗电话

诈骗电话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通过FaceTime打来的陌生号码电话;二是来电显示“95xxxxxx”超过六位数的电话;三是以“+86”“400”“00”开头的陌生号码。

2. 核实来电身份

当接到自称是政府部门或任何官方机构的来电时,切记不要立即提供任何个人信息。挂断电话后,通过官方网站找到的联系方式或您之前已知的官方电话进行回拨,以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也可拨打110进行咨询。

3. 保护个人信息

不论对方以何种理由要求,都切勿在电话中透露您的银行信息、密码、家庭地址等敏感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正规机构在电话中通常不会要求提供敏感个人信息。

4. 线上办案、“安全账户”均为诈骗

请广大网民谨记,网信办不能直接转接公安机关,两个部门均不会通过线上的形式办理案件。凡是通过网络通讯软件制作讯问笔录、视频讯问、送达法律文书的都是诈骗!

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不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验资账户”,凡是要求向这些账户转账的,都是诈骗!

一旦遭遇网络诈骗,请保留好证据,抓紧时间报警!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面对自称有关政府部门的电话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和理性认知,提高警惕,多方核实,勿听勿信所谓的“协助调查”等话术,不要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的隐私信息,加强自我防范,谨防上当受骗。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为提高广大网民的防范意识,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梳理相关典型案例,剖析诈骗套路,引导大家学习如何识别和防范此类诈骗,有效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1807/93440a0b48771b554a017c21b63e268d.jpeg [id] => 1340559 [ratio] => 0.57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516624.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516624.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 [1]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1807/93440a0b48771b554a017c21b63e268d.jpeg [id] => 1340559 [ratio] => 0.57 ) ) [oldpv] => 2 [all_pv] => 0 ) 1

警惕假“网信办”来电!带你识破热门骗局

2024-04-18 11:14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近期,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地均有群众接到所谓“网信办”来电,不法分子假冒网信办工作人员以“群众手机涉嫌违法违规、要求配合调查否则停机处理”等为由,借机询问群众个人信息实施诈骗。此类案件呈现高发态势,已有多人被骗!为提高广大网民的防范意识,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梳理相关典型案例,剖析诈骗套路,引导大家学习如何识别和防范此类诈骗,有效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案例直通车

北京:不法分子自称“北京网信办工作人员”,并主动告知姓名,声称当事人实名注册的某手机号码“发送大量诈骗短信,需前往外地公安局或通过转接电话、网络视频等形式完成笔录”。有当事人为“配合调查”,将自己名下的全部资金一步步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以“自证清白”,经济损失达上万元。

上海:赵女士接到自称是“上海市网信办的工作人员”的电话,声称她的手机发布违法信息需要停机,并要求提供个人信息以协助调查。

杭州:杭州李女士接到一个FaceTime视频电话,对方自称“网信办”工作人员,声称李女士因在网上发布“不实信息”,要将她所有手机卡暂停使用,并要求她立即联系某地公安“自证清白”。

天津: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仿冒“天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电话号码,告知市民因网络违法行为需要核实其个人银行卡和身份证信息,甚至要求受害者前往特定地点处理事务。

诈骗套路分析

1. 冒充网信办工作人员,以所谓“协助调查”为由,要求受害人联络某外地公安机关或转接电话、视频,完成笔录,以“自证清白”。

2. 通过发送虚假警官证、警官视频、逮捕令等文件取信于受害人。

3. 让受害人下载带有实时屏幕共享和远端控制功能的APP,诱导受害人进行转账。

防范措施要知晓

1. 识别诈骗电话

诈骗电话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通过FaceTime打来的陌生号码电话;二是来电显示“95xxxxxx”超过六位数的电话;三是以“+86”“400”“00”开头的陌生号码。

2. 核实来电身份

当接到自称是政府部门或任何官方机构的来电时,切记不要立即提供任何个人信息。挂断电话后,通过官方网站找到的联系方式或您之前已知的官方电话进行回拨,以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也可拨打110进行咨询。

3. 保护个人信息

不论对方以何种理由要求,都切勿在电话中透露您的银行信息、密码、家庭地址等敏感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正规机构在电话中通常不会要求提供敏感个人信息。

4. 线上办案、“安全账户”均为诈骗

请广大网民谨记,网信办不能直接转接公安机关,两个部门均不会通过线上的形式办理案件。凡是通过网络通讯软件制作讯问笔录、视频讯问、送达法律文书的都是诈骗!

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不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验资账户”,凡是要求向这些账户转账的,都是诈骗!

一旦遭遇网络诈骗,请保留好证据,抓紧时间报警!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面对自称有关政府部门的电话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和理性认知,提高警惕,多方核实,勿听勿信所谓的“协助调查”等话术,不要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的隐私信息,加强自我防范,谨防上当受骗。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