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516607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野菜=绿色食品?避开认知误区,get野菜的“正确打开方式” [editor] => 马凤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4-04-22 10:35:19 [published] => 2024-04-12 10:35:28 [modified] => 2024-04-22 10:35:32 [digg] => 0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971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暖花开的时节,天然野生、具有独特风味的野菜备受人们青睐。外出踏青时,人们常常喜欢采摘一些野菜,尝个新鲜。有些野菜营养丰富、清新可口,但有些则可能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在此,带您避开对于野菜的认知误区,获取吃野菜的“正确打开方式”,一起安全品味春天。

图片来源:新华网

关于野菜的四个认知误区

误区1:野菜十分安全,容易辨别

野菜一般是指生长在野外、非人为栽培的可食植物。我国野菜约有300多种,但供人们习惯食用的也只有数十种,如:香椿、马齿笕、芥菜、藜蒿、蕨菜等。然而,有些野菜与有毒不可食用植物很相似,外观上容易混淆,难以辨别,容易发生误采误食中毒,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误区2:野菜营养价值更高,多多益善

虽然很多野菜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含量比栽培蔬菜高,但野菜味道比较苦,且存在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所以大家在食用前会先浸泡、焯水,然而经过处理后的野菜,营养物质也会流失,营养价值并不比普通蔬菜高。加上野菜内草酸、生物碱的含量高,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此野菜并不存在营养上的优势。

误区3:野菜都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事实上,大部分野菜虽是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的,但并不属于绿色食品。毕竟野菜的质量安全是没有任何监管的,其生长的土壤、环境、水源可能已经被污染,甚至可能沾有农药、杀虫剂。比如生长在公路、工厂附近的野菜受到污染的风险会增加,长在公园、绿化带、风景区等地的野菜可能受到杀虫剂或除草剂的污染,这些野菜在食用的安全性上存在隐患。

误区4:野菜的苦味儿能“去火”

事实上,野菜的苦味儿跟“去火”并无关系,苦、涩口感通常来自野菜内的草酸和一些生物碱。虽然吃起来口感独特,但大量的草酸会影响其它营养素的吸收,有的生物碱甚至具有毒性。可以将野菜进行浸泡、焯水,改善口感。

图片来源:新华社

食用野菜的“正确打开方式”

1.不要随意采食购买

自行采摘野菜时要仔细辨识,尽量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野菜,切勿采摘不认识、不熟悉的野菜。也不要随意购买不熟悉或难以识别、来源不明的野菜。建议到正规商超购买,有品控把关吃着更放心。

2.选用正确烹调方法

不同的野菜需选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如凉拌、清炒等。建议充分清洗,最好进行浸泡、焯水等操作。食材应放置在阴凉处,保持清洁,防止腐败变质。

3.大多性寒不宜多食

春季的野菜大多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性寒凉,脾胃虚弱者食用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腹痛、腹泻。即使是正常体质的人,也不宜多食野菜。建议适量食用,尝鲜即可。

4.特殊人群尤需注意

部分野菜含有可导致过敏的物质,特殊体质的人食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或中毒,轻者出现瘙痒、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建议老人、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以及消化系统存在疾病的人群尽量不吃或少吃野菜。如出现过敏或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及时催吐,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除了野菜,对于自然生长的野蘑菇、野果、野花等,同样应该做到不随意采摘,正确、适量尝鲜。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温馨提示,饮食安全需谨慎,安全和美味皆有,才是享受“野菜”的正确方式。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外出踏青时,人们常常喜欢采摘一些野菜,尝个新鲜。有些野菜营养丰富、清新可口,但有些则可能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404/30e066fe148de0633384c4cd64aa65e0.png [id] => 3191845 [ratio] => 0.56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516607.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516607.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 [1]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404/30e066fe148de0633384c4cd64aa65e0.png [id] => 3191845 [ratio] => 0.56 ) ) [oldpv] => 1 [all_pv] => 0 ) 1

野菜=绿色食品?避开认知误区,get野菜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4-04-12 10:35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暖花开的时节,天然野生、具有独特风味的野菜备受人们青睐。外出踏青时,人们常常喜欢采摘一些野菜,尝个新鲜。有些野菜营养丰富、清新可口,但有些则可能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在此,带您避开对于野菜的认知误区,获取吃野菜的“正确打开方式”,一起安全品味春天。

图片来源:新华网

关于野菜的四个认知误区

误区1:野菜十分安全,容易辨别

野菜一般是指生长在野外、非人为栽培的可食植物。我国野菜约有300多种,但供人们习惯食用的也只有数十种,如:香椿、马齿笕、芥菜、藜蒿、蕨菜等。然而,有些野菜与有毒不可食用植物很相似,外观上容易混淆,难以辨别,容易发生误采误食中毒,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误区2:野菜营养价值更高,多多益善

虽然很多野菜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含量比栽培蔬菜高,但野菜味道比较苦,且存在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所以大家在食用前会先浸泡、焯水,然而经过处理后的野菜,营养物质也会流失,营养价值并不比普通蔬菜高。加上野菜内草酸、生物碱的含量高,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此野菜并不存在营养上的优势。

误区3:野菜都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事实上,大部分野菜虽是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的,但并不属于绿色食品。毕竟野菜的质量安全是没有任何监管的,其生长的土壤、环境、水源可能已经被污染,甚至可能沾有农药、杀虫剂。比如生长在公路、工厂附近的野菜受到污染的风险会增加,长在公园、绿化带、风景区等地的野菜可能受到杀虫剂或除草剂的污染,这些野菜在食用的安全性上存在隐患。

误区4:野菜的苦味儿能“去火”

事实上,野菜的苦味儿跟“去火”并无关系,苦、涩口感通常来自野菜内的草酸和一些生物碱。虽然吃起来口感独特,但大量的草酸会影响其它营养素的吸收,有的生物碱甚至具有毒性。可以将野菜进行浸泡、焯水,改善口感。

图片来源:新华社

食用野菜的“正确打开方式”

1.不要随意采食购买

自行采摘野菜时要仔细辨识,尽量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野菜,切勿采摘不认识、不熟悉的野菜。也不要随意购买不熟悉或难以识别、来源不明的野菜。建议到正规商超购买,有品控把关吃着更放心。

2.选用正确烹调方法

不同的野菜需选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如凉拌、清炒等。建议充分清洗,最好进行浸泡、焯水等操作。食材应放置在阴凉处,保持清洁,防止腐败变质。

3.大多性寒不宜多食

春季的野菜大多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性寒凉,脾胃虚弱者食用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腹痛、腹泻。即使是正常体质的人,也不宜多食野菜。建议适量食用,尝鲜即可。

4.特殊人群尤需注意

部分野菜含有可导致过敏的物质,特殊体质的人食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或中毒,轻者出现瘙痒、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建议老人、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以及消化系统存在疾病的人群尽量不吃或少吃野菜。如出现过敏或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及时催吐,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除了野菜,对于自然生长的野蘑菇、野果、野花等,同样应该做到不随意采摘,正确、适量尝鲜。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温馨提示,饮食安全需谨慎,安全和美味皆有,才是享受“野菜”的正确方式。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