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509557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今日辟谣(2024年3月26日) [editor] => 徐曼曼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4-03-26 17:23:42 [published] => 2024-03-26 17:23:42 [modified] => 2024-04-09 17:44:02 [digg] => 0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985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2024年3月26日

谣 言  广州妇儿中心开展“身高普查”等公益普查项目?

真相:近期,有社会医疗机构冒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广州妇儿中心”)名称,通过群发短信的方式,宣传该中心正在进行“身高普查”“针对孩子说话晚,不会说话、注意力差等”等公益普查项目。对此,广州妇儿中心发布声明称,目前,该中心未就上述公益普查项目与其他任何医疗机构或社会组织存在合作关系,也未曾通过短信、电话向广大患者推送过医疗信息。特此提醒广大市民,切勿轻信此类信息,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来源:广东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误 区  “清明蔗,毒过蛇”?

真相:甘蔗因味甜多汁、营养丰富,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水果。但是,社会上也一直流传着“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其实,真正有毒的并不是清明前后的甘蔗,而是霉变的甘蔗。由于清明前后天气转暖、降水增多,有利于可使甘蔗霉变的植物腐生真菌——节菱孢霉菌繁殖,而节菱孢霉菌产生的毒素3-硝基丙酸(3-NPA)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神经毒素(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是食用霉变甘蔗中毒的罪魁祸首,所以才会有“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因此,为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在挑选甘蔗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看购买时注意观察新鲜度,选择表皮形态健康、色泽明亮且成熟的甘蔗。表皮色泽暗淡或皱缩,削皮后看到有红心或黑斑等霉变表现的不要购买。即使砍掉霉变的部分,由于菌丝的延伸和毒素的渗透,剩下的部分也可能有肉眼看不见的毒素。2. 摸新鲜甘蔗质地较为坚硬,霉变甘蔗质地相对较软。3. 味新鲜甘蔗味道自然、清香、甘甜,霉变甘蔗可能存在酸馊味、霉味、酒味等异味。总的来说,变色、质软、异味、长毛、红心和未成熟的甘蔗都不建议购买。购买甘蔗汁饮用时,也要关注原料的品质。(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提 示  警惕“HPV疫苗预约”电信诈骗

详情:近期,网络上出现内容为“HPV疫苗预约”的电信诈骗,以梁某、王某为首的诈骗团伙,利用木马病毒从(官方)客服电脑中获取客户信息(包括预约客户的姓名、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疫苗种类、付款金额以及订单号等),通过短信平台向被害人群发预约成功的诈骗短信,诱使被害人点开诈骗短信中的钓鱼网站链接。随后,他们雇佣的同案犯冒充平台客服,以“价格调整”“重新下单享优惠”“付款出错需再次支付”等话术诱导被害人多次转账。目前,涉案的梁某及王某因犯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2年、有期徒刑11年9个月,并处不等罚金。此外,冒充客服、提供银行卡“洗钱”的多名同案犯已被另案处理,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403/54c31f60924ca5654e4e5865ba7b64fa.png [id] => 3164883 [ratio] => 0.27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509557.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509557.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author] => [terms] => Array ( [1] => [4]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403/54c31f60924ca5654e4e5865ba7b64fa.png [id] => 3164883 [ratio] => 0.27 ) ) [oldpv] => 5 [all_pv] => 0 ) 1

今日辟谣(2024年3月26日)

2024-03-26 17:23  

2024年3月26日

谣 言  广州妇儿中心开展“身高普查”等公益普查项目?

真相:近期,有社会医疗机构冒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广州妇儿中心”)名称,通过群发短信的方式,宣传该中心正在进行“身高普查”“针对孩子说话晚,不会说话、注意力差等”等公益普查项目。对此,广州妇儿中心发布声明称,目前,该中心未就上述公益普查项目与其他任何医疗机构或社会组织存在合作关系,也未曾通过短信、电话向广大患者推送过医疗信息。特此提醒广大市民,切勿轻信此类信息,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来源:广东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误 区  “清明蔗,毒过蛇”?

真相:甘蔗因味甜多汁、营养丰富,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水果。但是,社会上也一直流传着“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其实,真正有毒的并不是清明前后的甘蔗,而是霉变的甘蔗。由于清明前后天气转暖、降水增多,有利于可使甘蔗霉变的植物腐生真菌——节菱孢霉菌繁殖,而节菱孢霉菌产生的毒素3-硝基丙酸(3-NPA)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神经毒素(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是食用霉变甘蔗中毒的罪魁祸首,所以才会有“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因此,为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在挑选甘蔗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看购买时注意观察新鲜度,选择表皮形态健康、色泽明亮且成熟的甘蔗。表皮色泽暗淡或皱缩,削皮后看到有红心或黑斑等霉变表现的不要购买。即使砍掉霉变的部分,由于菌丝的延伸和毒素的渗透,剩下的部分也可能有肉眼看不见的毒素。2. 摸新鲜甘蔗质地较为坚硬,霉变甘蔗质地相对较软。3. 味新鲜甘蔗味道自然、清香、甘甜,霉变甘蔗可能存在酸馊味、霉味、酒味等异味。总的来说,变色、质软、异味、长毛、红心和未成熟的甘蔗都不建议购买。购买甘蔗汁饮用时,也要关注原料的品质。(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提 示  警惕“HPV疫苗预约”电信诈骗

详情:近期,网络上出现内容为“HPV疫苗预约”的电信诈骗,以梁某、王某为首的诈骗团伙,利用木马病毒从(官方)客服电脑中获取客户信息(包括预约客户的姓名、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疫苗种类、付款金额以及订单号等),通过短信平台向被害人群发预约成功的诈骗短信,诱使被害人点开诈骗短信中的钓鱼网站链接。随后,他们雇佣的同案犯冒充平台客服,以“价格调整”“重新下单享优惠”“付款出错需再次支付”等话术诱导被害人多次转账。目前,涉案的梁某及王某因犯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2年、有期徒刑11年9个月,并处不等罚金。此外,冒充客服、提供银行卡“洗钱”的多名同案犯已被另案处理,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