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506415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很多人在买,当心有坑! [editor] => 苏琦琦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4-03-14 20:15:29 [published] => 2024-03-14 20:15:29 [modified] => 2024-05-30 15:13:25 [digg] => 0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286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最近,被许多网友当作“减肥神器”西梅汁频频陷入争议。为何西梅汁会成为“网红饮料”?靠拉肚子减肥可取吗?

年轻人的“难言之隐”让西梅汁爆红

近两年,西梅这款水果风靡饮品市场,背后有一部分原因是抓住了当代年轻人的“难言之隐”——便秘。在小红书上搜索“窜稀”,笔记篇数之多高达3w+。豆瓣小组“排便健康学研究基地”中也有超过1.5万人聚集在一起讨论。

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发布的《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至10%。也就是说,我国约有5000万成人正在受到便秘困扰。

对于西梅汁缓解便秘的作用,科普作家、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曾发文解释,西梅能有通便甚至腹泻的作用,其实来自于含有的天然成分膳食纤维、果糖和山梨糖醇。但含量与品种、产地甚至生长条件关系很大。比如通便的关键成分山梨糖醇,含量低的西梅中只有1%左右,含量高的可以超过5%。相应地,一批西梅汁与西梅干含有多少山梨糖醇,不确定性也很高。

此外,人体对于山梨糖醇的耐受性差别很大。有的人吃10克就可能开始“喷射”,而有的人吃到30克以上都还“无感”。所以,西梅的通便作用因人而异。

打着改善便秘旗号的各大西梅汁品牌在网上走红

“网红西梅汁”被海关总署点名“不要购买”

2月26日,海关总署发布消息指出:经核实,在华注册编号为CUSA24092203180057的美国饮料生产企业JERRY&SONS PHARMACEUTICAL INC在申请注册时提供了虚假材料。海关总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有关规定已撤销该企业在华注册资格。海关未发现上述企业的产品报关记录。

海关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该美国企业的饮料产品,包括天萁西梅汁(TiQ Prune Juice)。已获得该企业饮料产品的,请停止食用,与原获取渠道联系退货事宜。

此前,该品牌曾进入包括东方甄选、疯狂小杨哥等头部电商直播间销售。今年1月18日,知名打假人王海在微博发文称,东方甄选带货一款“TiQ天萁西梅汁”的产品,被检出有泻药成分,分别为番泻苷A、番泻苷B。

2月27日,东方甄选客服回复表示,该产品系外链合作商家产品,已经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正在启动调查程序。如果买到商品担心的话可以支持退货退款,后续是否会继续销售要看选品部门做出的选择。

截图自海关总署网站

靠“拉肚子”减肥不可取

通便之外,不少商家更是直接将西梅汁作为减肥利器来营销。“喝4盒掉20斤”“大餐救星”“窜稀神器”等营销话术出现在各大销售西梅汁的电商页面和直播间。

但事实上,依靠“拉肚子”减肥本身就不可取。对于正常人来说,频繁的腹泻不仅会导致肠胃功能受损,还会出现电解质紊乱、血钾浓度降低等损害人体健康的负面问题。

另外,近年来,包括前述的天萁西梅汁在列,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多起宣称“减肥”“通便”的食品中非法添加番泻苷A、番泻苷B。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长期服用番泻苷a和b,结肠会逐渐黑变,便秘会越来越严重。而结肠黑变,还可能增加结肠癌的风险。

据悉,番泻苷A、番泻苷B是中药番泻叶中具有导泻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在食品中加入番泻苷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药物依赖。《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

此前,市场监管总局发文表示,使用药品等非食用物质生产食品一直是市场监管部门持续严厉打击的违法行为之一。此类违法行为有隐蔽性增强、非法添加物质不断翻新的趋势,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大打击力度,对食品中非法添加药品和非食用物质的行为严惩重处,严处违法犯罪分子。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苏琦琦

责编:刘燕  审核:杜红丽  终审:周锴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403/5d5757165ef8481402b434ba52b26f98.jpeg [id] => 3153753 [ratio] => 0.56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506415.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506415.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中国新闻网 ) [1]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403/5d5757165ef8481402b434ba52b26f98.jpeg [id] => 3153753 [ratio] => 0.56 ) ) [oldpv] => 202 [all_pv] => 0 ) 1

很多人在买,当心有坑!

2024-03-14 20:15   中国新闻网  

最近,被许多网友当作“减肥神器”西梅汁频频陷入争议。为何西梅汁会成为“网红饮料”?靠拉肚子减肥可取吗?

年轻人的“难言之隐”让西梅汁爆红

近两年,西梅这款水果风靡饮品市场,背后有一部分原因是抓住了当代年轻人的“难言之隐”——便秘。在小红书上搜索“窜稀”,笔记篇数之多高达3w+。豆瓣小组“排便健康学研究基地”中也有超过1.5万人聚集在一起讨论。

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发布的《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至10%。也就是说,我国约有5000万成人正在受到便秘困扰。

对于西梅汁缓解便秘的作用,科普作家、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曾发文解释,西梅能有通便甚至腹泻的作用,其实来自于含有的天然成分膳食纤维、果糖和山梨糖醇。但含量与品种、产地甚至生长条件关系很大。比如通便的关键成分山梨糖醇,含量低的西梅中只有1%左右,含量高的可以超过5%。相应地,一批西梅汁与西梅干含有多少山梨糖醇,不确定性也很高。

此外,人体对于山梨糖醇的耐受性差别很大。有的人吃10克就可能开始“喷射”,而有的人吃到30克以上都还“无感”。所以,西梅的通便作用因人而异。

打着改善便秘旗号的各大西梅汁品牌在网上走红

“网红西梅汁”被海关总署点名“不要购买”

2月26日,海关总署发布消息指出:经核实,在华注册编号为CUSA24092203180057的美国饮料生产企业JERRY&SONS PHARMACEUTICAL INC在申请注册时提供了虚假材料。海关总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有关规定已撤销该企业在华注册资格。海关未发现上述企业的产品报关记录。

海关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该美国企业的饮料产品,包括天萁西梅汁(TiQ Prune Juice)。已获得该企业饮料产品的,请停止食用,与原获取渠道联系退货事宜。

此前,该品牌曾进入包括东方甄选、疯狂小杨哥等头部电商直播间销售。今年1月18日,知名打假人王海在微博发文称,东方甄选带货一款“TiQ天萁西梅汁”的产品,被检出有泻药成分,分别为番泻苷A、番泻苷B。

2月27日,东方甄选客服回复表示,该产品系外链合作商家产品,已经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正在启动调查程序。如果买到商品担心的话可以支持退货退款,后续是否会继续销售要看选品部门做出的选择。

截图自海关总署网站

靠“拉肚子”减肥不可取

通便之外,不少商家更是直接将西梅汁作为减肥利器来营销。“喝4盒掉20斤”“大餐救星”“窜稀神器”等营销话术出现在各大销售西梅汁的电商页面和直播间。

但事实上,依靠“拉肚子”减肥本身就不可取。对于正常人来说,频繁的腹泻不仅会导致肠胃功能受损,还会出现电解质紊乱、血钾浓度降低等损害人体健康的负面问题。

另外,近年来,包括前述的天萁西梅汁在列,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多起宣称“减肥”“通便”的食品中非法添加番泻苷A、番泻苷B。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长期服用番泻苷a和b,结肠会逐渐黑变,便秘会越来越严重。而结肠黑变,还可能增加结肠癌的风险。

据悉,番泻苷A、番泻苷B是中药番泻叶中具有导泻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在食品中加入番泻苷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药物依赖。《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

此前,市场监管总局发文表示,使用药品等非食用物质生产食品一直是市场监管部门持续严厉打击的违法行为之一。此类违法行为有隐蔽性增强、非法添加物质不断翻新的趋势,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大打击力度,对食品中非法添加药品和非食用物质的行为严惩重处,严处违法犯罪分子。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苏琦琦

责编:刘燕  审核:杜红丽  终审:周锴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