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483394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守牢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editor] => 张皓玥 [has_thumb] => 0 [created] => 2023-12-13 16:09:18 [published] => 2023-12-13 16:09:18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6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286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满足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新要求和食品行业发展的新需求,要把握好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序社会的辩证关系,在“产”“管”“治”上下功夫

由国务院食安办等28部门联合主办的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日前落下帷幕。会上对近年来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总结,各部门各地区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深化全过程监管,协同共治“餐桌污染”,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4%以上,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食品消费市场。全国有1600多万食品生产经营者,规模不一、业态复杂,保障食品安全的任务艰巨繁重,食品安全这根弦一刻都不能放松。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满足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新要求和食品行业发展的新需求,要把握好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序社会的辩证关系,在“产”“管”“治”上下功夫,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政府监管、社会共治。

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要压实经营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切实担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首责和主责。今年的食品安全周举办了企业食品安全总监落实主体责任、共护食品安全经验交流会,形成了生产者要尚德守法、诚信经营的共识。下一步,还要继续落实好《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督促相关企业加强管理,增强主体责任意识。

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不折不扣贯彻食品安全法,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当前食品消费形态、消费场景等均在发生变化,给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标准体系、检验体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监管者要紧跟变化,完善新业态新模式监管措施。与此同时,要进一步筑实筑牢日常监管基础支撑,完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检验检测等各项制度,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应急处置工作水平。

食品安全还是“治”出来的。要完善社会共治,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共享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消费者应自觉反对食品浪费,树立勤俭节约的“新食尚”。相关部门应探索创新社会共治模式、健全社会共治机制、发展社会共治力量。要加大违法案件处罚曝光力度,推动食品安全信息公开透明,鼓励社会各界共同监督,努力从“单向管理”向“社会共治”转变。

保障食品安全工作没有终点。相关主体要形成合力,守牢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整体保障水平,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张皓玥

责编:刘澄芮 审核:杜红丽  终审:周锴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483394.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483394.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人民日报 ) [1] => ) [thumbs] => Array ( ) [oldpv] => 6 [all_pv] => 0 ) 1

守牢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2023-12-13 16:09   人民日报  

满足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新要求和食品行业发展的新需求,要把握好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序社会的辩证关系,在“产”“管”“治”上下功夫

由国务院食安办等28部门联合主办的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日前落下帷幕。会上对近年来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总结,各部门各地区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深化全过程监管,协同共治“餐桌污染”,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4%以上,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食品消费市场。全国有1600多万食品生产经营者,规模不一、业态复杂,保障食品安全的任务艰巨繁重,食品安全这根弦一刻都不能放松。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满足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新要求和食品行业发展的新需求,要把握好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序社会的辩证关系,在“产”“管”“治”上下功夫,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政府监管、社会共治。

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要压实经营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切实担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首责和主责。今年的食品安全周举办了企业食品安全总监落实主体责任、共护食品安全经验交流会,形成了生产者要尚德守法、诚信经营的共识。下一步,还要继续落实好《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督促相关企业加强管理,增强主体责任意识。

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不折不扣贯彻食品安全法,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当前食品消费形态、消费场景等均在发生变化,给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标准体系、检验体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监管者要紧跟变化,完善新业态新模式监管措施。与此同时,要进一步筑实筑牢日常监管基础支撑,完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检验检测等各项制度,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应急处置工作水平。

食品安全还是“治”出来的。要完善社会共治,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共享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消费者应自觉反对食品浪费,树立勤俭节约的“新食尚”。相关部门应探索创新社会共治模式、健全社会共治机制、发展社会共治力量。要加大违法案件处罚曝光力度,推动食品安全信息公开透明,鼓励社会各界共同监督,努力从“单向管理”向“社会共治”转变。

保障食品安全工作没有终点。相关主体要形成合力,守牢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整体保障水平,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张皓玥

责编:刘澄芮 审核:杜红丽  终审:周锴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