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454664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汉水襄评|让“千万工程”惠及“万千群众” [editor] => 陈忱 [has_thumb] => 0 [created] => 2023-08-17 08:47:37 [published] => 2023-08-17 08:47:37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7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9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976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content] =>

近日,中央财办、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在有条件的地方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今年是浙江“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20年来,“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当前,襄阳正以扎实推进“十百千”工程,加快建设“三美”乡村为抓手,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我们需要从“千万工程”中汲取“万千磅礴之力”,不断满足群众的新需求,让“千万工程”惠及“万千群众”。

千条万条,让群众受益是第一条。让“万千群众”真真切切得实惠,是“千万工程”成功的根本所在。

从2003年到2022年,浙江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431元提高到37565元。正是凭借产业振兴,浙江省才能实现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襄阳也有尧治河村、堰河村等全国闻名的明星村,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找到了匹配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深化“千万工程”襄阳实践,就要因村制宜,充分挖掘乡村产业这个“聚宝盆”“蓄水池”,将特色产业做优做强,让村民持续增收,才能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深化“千万工程”襄阳实践,就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在硬件提档升级的基础上,尽量挖掘村庄特色,保留原有风貌,留住乡土味道,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襄阳孔畈村的“花鼓戏”、马家洲村的“威风锣鼓”、格栏坪村的“独臂皮影”等乡土文艺品牌,已成为凝聚乡村文化人才、留住乡愁的重要纽带。有青山绿水,有文化舞台,这样的和美乡村,才能给群众带来持久的幸福感。

“千万工程”作为浙江的一张金名片,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深化“千万工程”襄阳实践,就要坚持好、运用好“千万工程”的立场、观点、方法,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因地制宜编制规划、科学有序推进建设;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绘就天蓝、地净、水清的乡村底色,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把共同缔造理念贯穿始终,用一个个切实举措造就更多和美乡村。

办实一件事,赢得万人心。让万千村民鼓了口袋、富了脑袋,享受到更多现代化建设新成果,是襄阳把“千万工程”经验转化为具体实践的最好答卷。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454664.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454664.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汉水襄评 [author] => 汉水襄评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襄阳日报 ) [1] => ) [thumbs] => Array ( ) [oldpv] => 156 [all_pv] => 0 ) 1

汉水襄评|让“千万工程”惠及“万千群众”

2023-08-17 08:47   襄阳日报  

近日,中央财办、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在有条件的地方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今年是浙江“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20年来,“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当前,襄阳正以扎实推进“十百千”工程,加快建设“三美”乡村为抓手,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我们需要从“千万工程”中汲取“万千磅礴之力”,不断满足群众的新需求,让“千万工程”惠及“万千群众”。

千条万条,让群众受益是第一条。让“万千群众”真真切切得实惠,是“千万工程”成功的根本所在。

从2003年到2022年,浙江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431元提高到37565元。正是凭借产业振兴,浙江省才能实现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襄阳也有尧治河村、堰河村等全国闻名的明星村,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找到了匹配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深化“千万工程”襄阳实践,就要因村制宜,充分挖掘乡村产业这个“聚宝盆”“蓄水池”,将特色产业做优做强,让村民持续增收,才能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深化“千万工程”襄阳实践,就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在硬件提档升级的基础上,尽量挖掘村庄特色,保留原有风貌,留住乡土味道,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襄阳孔畈村的“花鼓戏”、马家洲村的“威风锣鼓”、格栏坪村的“独臂皮影”等乡土文艺品牌,已成为凝聚乡村文化人才、留住乡愁的重要纽带。有青山绿水,有文化舞台,这样的和美乡村,才能给群众带来持久的幸福感。

“千万工程”作为浙江的一张金名片,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深化“千万工程”襄阳实践,就要坚持好、运用好“千万工程”的立场、观点、方法,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因地制宜编制规划、科学有序推进建设;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绘就天蓝、地净、水清的乡村底色,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把共同缔造理念贯穿始终,用一个个切实举措造就更多和美乡村。

办实一件事,赢得万人心。让万千村民鼓了口袋、富了脑袋,享受到更多现代化建设新成果,是襄阳把“千万工程”经验转化为具体实践的最好答卷。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