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来,“淄博烧烤”持续出圈,引起社会各界的思考和评价。
大众的观点基本一致:物美价廉的商品、童叟无欺的价格、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淄博烧烤”的消费体验极佳。当地政府放下身段,积极为市场主体服务,持续优化消费环境、营商环境,极大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美誉度。
疫情过后,消费复苏,各地政府竞相发力文旅市场。有的地方,文旅局长亲自上阵拍摄宣传片,鼓起干劲为当地摇旗呐喊;有的地方,不惜重金在各大城市的车站、商圈打广告,希望当地的景点名扬天下。然而,论传播之广、口碑之好、引流之多,淄博无疑是当下最成功的。
借他山之石,悟发展之道。
“淄博烧烤”的火爆,源于1.2万多名学生的感恩之举。因为在疫情期间被淄博人民照顾得很好,学生们相约在今年春天再赴淄博品尝烧烤,演绎了一段双向奔赴的感人故事。从中不难发现,淄博是一座民风淳朴、文明素养极高的城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一座城对一万余人做同一件好事则极为不易。短期看,是当地政府组织引导之力;长远看,是当地政府成风化人、培育文明新风之功。
淄博也是一座老工业城市,却已连续四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目前正向“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冲刺。城市气质的悄然升级,带来民众素养的潜移默化,反映到待人接物的诚实厚道,城市形象和口碑必然会越来越好,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淄博烧烤”的火爆,源于独特的吃法和强大的营销。人们印象中的烧烤,就是将一串串肉撸干净,再喝下爽口的啤酒。然而,淄博的烧烤是“小串+小饼+小葱”的奇妙组合,这种吃法在全国并不多见,也成功勾起了游客的好奇心。“淄博烧烤”出圈之后,当地政府推出烧烤消费券、烧烤专列、烧烤公交专线、烧烤青年优惠旅社等配套服务,还推动景区景点与烧烤消费无缝对接,不断拓展消费场景。这种借力网络热点谋划营销的高超能力,让“淄博烧烤”短时间爆红网络,衍生出“帅哥接站”等诸多流量话题,成为无数网友心中的热门打卡地。
小小烧烤,虽能为城市带来“烟火气”,但产业价值链短、可替代性强,并非发展文旅产业的长久之计。对于“淄博烧烤”带来的启示,我们一定要辩证分析,以求取长补短、择善而从。
若想将“流量”切实转化为“留量”,襄阳要坚定不移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文明新风、提升市民素养,在全社会形成热情好客、诚实待客、服务留客的广泛共识;要坚定不移地招引文旅精品项目、改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讲好襄阳故事,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吸引力;要下足绣花功夫,通过细致入微的精细化治理让游客宾至如归;要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中,体现更多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