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部署开展了八项重点工作,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早已成为全社会共识,《行动计划》为我们全面提升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提供了指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坚持健康从“心”开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预防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首要因素,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多陪伴孩子,多和他们交流,避免给他们带去沉重的心理压力。家长要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将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要做孩子心理成长的倾听者,用拥抱和鼓励陪伴孩子走出“伤心事”,帮助孩子养成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更好地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坚持呵护从“心”出发。学校要建设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人才队伍,配齐配足心理健康专职教师。要加强心理关爱与帮扶,建立健全咨询、预警、评估平台,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学生心理研判、心理疏导、日常帮扶工作。要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及时发现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疏导。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严格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提升学生调控情绪、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坚持工作从“心”努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旗帜鲜明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要抓实抓好心理健康项目,做实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大力发展心理援助志愿服务,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共育合力。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不仅是专业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我们要抢抓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助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