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424749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汉水襄评|少讲“搞不成”的理由 多想“搞得成”的办法 [editor] => 李春辉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3-04-11 08:37:20 [published] => 2023-04-11 08:37:20 [modified] => 2023-04-20 10:17:58 [digg] => 22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25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976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记者会上的这句话,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共鸣。

问题多,方法少;抱怨多,行动少。这种现象在襄阳也一定程度存在。一些党员干部不愿负责、不敢担当,遇到难事会讲一大堆“搞不成”的理由。

这些人为什么爱讲“搞不成”?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认识问题,总觉得要办的事很多,难事办不办应该不会影响大局。二是态度问题,平时懒散惯了、舒服惯了,遇到困难习惯绕道走。三是能力问题,确实不会办、办不好,本领缺失,手足无措。

对于工作要求,如果常讲“搞不成”,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就可能遭遇梗阻;对于群众需求,如果常讲“搞不成”,民生保障和群众利益就可能受到损害。

“搞不成”的危害显而易见,因此,我们要少讲乃至不讲,取而代之的是要多想“搞得成”的办法。

首先,应提高思想认识。干成一项大事业、完成一项大工程,既要循序渐进、精益求精,又要群策群力、克难攻坚。比如招商引资,或许你没有机会与企业家谈判交流,但你在审批窗口的微笑服务,也能让企业家感到温馨,从而坚定其投资信心。我们所做的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工作,最终都有可能为城市增光、为发展助力。因此,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其次,应端正工作态度。业精于勤,荒于嬉。一些干部在一个部门待久了,觉得自己是老同志,过去也有过贡献,逐渐产生了懈怠思想、懒散作风,甚至甘当“躺平”干部。针对这种现象,一方面,党员干部自身要积极调整心态,牢记初心使命,保持进取状态;另一方面,各级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应加强对干部的考核、选拔、监督、问责,放手任用“闯将”“干将”,坚决处理“庸官”“懒官”,营造“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最后,应提升能力水平。一些干部虽有干事创业的信心,但由于缺乏本领手段,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因此,我们一定要提升学习能力,不仅要学理论,而且要学方法;不仅要在会议室里学,而且要深入基层到人民群众中去学,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同时,我们还要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举一反三,另辟蹊径,不断为成功找办法、找路子,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奋力推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漫漫新征程中,难免有困难、有挫折。无论是惊涛骇浪还是暗流汹涌,我们都要坚定信心决心,用一个又一个“搞得成”的办法破浪前行,最终到达胜利彼岸。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304/0a5261cfda6acf7f4a6c227d99dcf0ac.png [id] => 2872076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424749.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424749.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汉水襄评 [author] => 汉水襄评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襄阳日报 ) [1]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304/0a5261cfda6acf7f4a6c227d99dcf0ac.png [id] => 2872076 ) ) [oldpv] => 1016 [all_pv] => 0 ) 1

汉水襄评|少讲“搞不成”的理由 多想“搞得成”的办法

2023-04-11 08:37   襄阳日报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记者会上的这句话,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共鸣。

问题多,方法少;抱怨多,行动少。这种现象在襄阳也一定程度存在。一些党员干部不愿负责、不敢担当,遇到难事会讲一大堆“搞不成”的理由。

这些人为什么爱讲“搞不成”?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认识问题,总觉得要办的事很多,难事办不办应该不会影响大局。二是态度问题,平时懒散惯了、舒服惯了,遇到困难习惯绕道走。三是能力问题,确实不会办、办不好,本领缺失,手足无措。

对于工作要求,如果常讲“搞不成”,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就可能遭遇梗阻;对于群众需求,如果常讲“搞不成”,民生保障和群众利益就可能受到损害。

“搞不成”的危害显而易见,因此,我们要少讲乃至不讲,取而代之的是要多想“搞得成”的办法。

首先,应提高思想认识。干成一项大事业、完成一项大工程,既要循序渐进、精益求精,又要群策群力、克难攻坚。比如招商引资,或许你没有机会与企业家谈判交流,但你在审批窗口的微笑服务,也能让企业家感到温馨,从而坚定其投资信心。我们所做的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工作,最终都有可能为城市增光、为发展助力。因此,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其次,应端正工作态度。业精于勤,荒于嬉。一些干部在一个部门待久了,觉得自己是老同志,过去也有过贡献,逐渐产生了懈怠思想、懒散作风,甚至甘当“躺平”干部。针对这种现象,一方面,党员干部自身要积极调整心态,牢记初心使命,保持进取状态;另一方面,各级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应加强对干部的考核、选拔、监督、问责,放手任用“闯将”“干将”,坚决处理“庸官”“懒官”,营造“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最后,应提升能力水平。一些干部虽有干事创业的信心,但由于缺乏本领手段,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因此,我们一定要提升学习能力,不仅要学理论,而且要学方法;不仅要在会议室里学,而且要深入基层到人民群众中去学,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同时,我们还要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举一反三,另辟蹊径,不断为成功找办法、找路子,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奋力推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漫漫新征程中,难免有困难、有挫折。无论是惊涛骇浪还是暗流汹涌,我们都要坚定信心决心,用一个又一个“搞得成”的办法破浪前行,最终到达胜利彼岸。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