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375326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国家发改委点赞襄阳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经验做法 [editor] => 姚城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2-06-16 15:48:56 [published] => 2022-06-16 15:48:56 [modified] => 2022-06-16 15:51:29 [digg] => 9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34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286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content] =>

编者按: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22〕21号),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成效突出的10个城市进行表扬激励,现将有关城市的典型经验做法总结刊发如下,供全国同类城市学习借鉴。

全面夯实产业基础 加快建设中心城市

襄阳市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近年来,襄阳市围绕加快建设中部地区重点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重点支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统筹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着力实施产业园区提升、产业集群壮大、产业承接转移三大行动,培育科技创新引领、“两业两化”融合、产教融合发展三大动能,优化城市承载、营商便民、绿色低碳三个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2021年,襄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09亿元,稳居湖北省第二位和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二位。

一、聚焦重点产业,建设特色产业体系

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以13条重点制造业产业链为抓手,制定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行动方案,推进龙头产业迭代升级、传统产业强链延链、新兴产业建链补链,重点打造发展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航空航天、食品加工等13个重点产业集群。202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93亿元,汽车产量33.6万辆,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襄阳汽车试验场

二是保障粮食供应安全稳定。立足农业资源优势,2021年实现粮食产量94亿斤,巩固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地位。积极打造茶叶、生猪、家禽等10条重点农业产业链,擦亮农业品牌,开工建设以正大为龙头的肉制品加工产业,建成全国首个百万头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基地。2021年,“中国有机谷”亮相亚洲国际有机产品博览会,“襄阳牛肉面”被航天英雄聂海胜在太空向全世界推介。

三是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建立总规模4.18万亿元的“十四五”重大项目库,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重大工程实施。2022年1至4月,新开工亿元以上投资项目319个,同比增长225%,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2个,实现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6%,加快建设襄阳汽车试验场四期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比亚迪产业园、谷城吉利等投资过百亿元的工业项目。

二、坚持创新驱动,提升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打造营商环境“襄阳品牌”。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按照“清单制+责任制+督查制”方式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一网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等举措。无申请退税、商事制度改革等10多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区域性统一评价、“三医联动”改革和宜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荣获湖北改革奖。湖北自贸试验区襄阳片区制度创新指数位居内陆地级市第一位。

湖北自贸试验区襄阳片区

二是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形成全域创新大格局。高规格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成立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加快布局多类型、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吸引创新要素集聚,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策源,努力构建全域科技创新大格局。加快推进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襄阳示范区、华中科技大学襄阳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现代农业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襄阳产业研究院、湖北文理学院迁建等一批重大产教融合平台和产学研融合载体。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及多家材料科学领域知名院所、龙头企业,共建湖北隆中实验室,新增省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试基地15家。

武汉理工大学襄阳示范区

三是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凸显数字转型新特色。大力开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建设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机器换人示范企业,东风日产5G+襄阳智慧工厂项目入选工信部“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培育襄阳达安智能网联汽车5G全连接封闭测试园区等10个省级5G全连接工厂(园区)项目,“汽车模锻件数字化制造云应用项目”入选工信部企业上云典型案例。大力建设智慧工厂,制定《襄阳市推进新一轮“千企千亿”技术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2021年对37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安排补贴资金。

三、促进产城融合,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一是加快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加快推动城市快速路和城市环线建设,东西轴线通车,内环提速改造加快推进,绕城高速南段年内建成通车。强化对外互联互通骨干通道规划建设,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全国性铁路枢纽,和县至襄阳、平顶山至宜昌高速公路纳入国家公路规划,襄阳经信阳至合肥高速铁路纳入国家铁路规划。推进汉江航道建设,今年5月,襄阳造高铁架桥机从襄阳小河港启航,通过江海联运出口至泰国。统筹老城新城发展,加快建设东津新区,开工建设庞公滨江生态商务新区,建成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和汉江生态城等商贸服务、文化旅游项目,稳步推进工业文化遗产整理与修复,利用卫东厂、603文创园等一批三线工业遗产优势,充分发挥影视带动作用,推出特色旅游线路。

二是完善城市群协作机制。引领“襄十随神”城市群发展,牵头制定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三年行动方案、年度工作要点等,承办“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成立医疗保障、人事考试服务、公共资源交易、退役军人服务等一批合作联盟,签署实施政务服务事项通办、劳动保障监察、统计合作等一批协议,推动市场主体登记、社保卡业务通办、公积金互认互贷等业务跨区域通办。启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联动推进跨区域重大工程,建立“襄十随”汽车产业合作机制,打造“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开工建设17个交通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积极推进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引江补汉工程、引丹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工程。

“襄十随神”城市群

三是加快建设高水平产业园区。推动襄阳高新区形成“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的产业结构,集聚390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世界500强企业,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0亿元,2020年在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实力跃居第29位。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吸引7所高层次院校集聚。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加快建设“龙头+配套+服务”的航空航天特色产业集群。今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襄阳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今年5月,襄阳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正式验收。

四是因地制宜推动县域经济壮大。支持枣阳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打造汽车摩擦材料等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单位)达到110多家,占据全国20%的市场份额,加快建设国家级枣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唯一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支持襄州区全面融入中心城区发展,巩固在汽车零部件、农机及轨道交通装备、粮油及肉制品加工、休闲食品、纺织服装等产业领域的优势。支持谷城县和老河口市在汽车铸锻件、再生资源、酿酒食品、装备、家具建材等领域建设特色产业集群。

下一步,襄阳市将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规划和政策,统筹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绿色转型,夯实制造业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和创新设施,加快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力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引领汉江生态经济带和“襄十随神”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原文:真抓实干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典型经验做法介绍之五:湖北省襄阳市

责编:姚城 | 审核:王海安 杜红丽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206/a8a7a287317b8ba94261723b0234f18e.png [id] => 2652022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375326.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375326.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国家发展改革委 ) [1]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206/a8a7a287317b8ba94261723b0234f18e.png [id] => 2652022 ) ) [all_pv] => 0 ) 1

国家发改委点赞襄阳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经验做法

2022-06-16 15:48   国家发展改革委  

编者按: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22〕21号),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成效突出的10个城市进行表扬激励,现将有关城市的典型经验做法总结刊发如下,供全国同类城市学习借鉴。

全面夯实产业基础 加快建设中心城市

襄阳市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近年来,襄阳市围绕加快建设中部地区重点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重点支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统筹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着力实施产业园区提升、产业集群壮大、产业承接转移三大行动,培育科技创新引领、“两业两化”融合、产教融合发展三大动能,优化城市承载、营商便民、绿色低碳三个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2021年,襄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09亿元,稳居湖北省第二位和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二位。

一、聚焦重点产业,建设特色产业体系

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以13条重点制造业产业链为抓手,制定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行动方案,推进龙头产业迭代升级、传统产业强链延链、新兴产业建链补链,重点打造发展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航空航天、食品加工等13个重点产业集群。202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93亿元,汽车产量33.6万辆,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襄阳汽车试验场

二是保障粮食供应安全稳定。立足农业资源优势,2021年实现粮食产量94亿斤,巩固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地位。积极打造茶叶、生猪、家禽等10条重点农业产业链,擦亮农业品牌,开工建设以正大为龙头的肉制品加工产业,建成全国首个百万头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基地。2021年,“中国有机谷”亮相亚洲国际有机产品博览会,“襄阳牛肉面”被航天英雄聂海胜在太空向全世界推介。

三是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建立总规模4.18万亿元的“十四五”重大项目库,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重大工程实施。2022年1至4月,新开工亿元以上投资项目319个,同比增长225%,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2个,实现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6%,加快建设襄阳汽车试验场四期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比亚迪产业园、谷城吉利等投资过百亿元的工业项目。

二、坚持创新驱动,提升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打造营商环境“襄阳品牌”。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按照“清单制+责任制+督查制”方式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一网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等举措。无申请退税、商事制度改革等10多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区域性统一评价、“三医联动”改革和宜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荣获湖北改革奖。湖北自贸试验区襄阳片区制度创新指数位居内陆地级市第一位。

湖北自贸试验区襄阳片区

二是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形成全域创新大格局。高规格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成立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加快布局多类型、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吸引创新要素集聚,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策源,努力构建全域科技创新大格局。加快推进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襄阳示范区、华中科技大学襄阳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现代农业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襄阳产业研究院、湖北文理学院迁建等一批重大产教融合平台和产学研融合载体。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及多家材料科学领域知名院所、龙头企业,共建湖北隆中实验室,新增省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试基地15家。

武汉理工大学襄阳示范区

三是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凸显数字转型新特色。大力开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建设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机器换人示范企业,东风日产5G+襄阳智慧工厂项目入选工信部“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培育襄阳达安智能网联汽车5G全连接封闭测试园区等10个省级5G全连接工厂(园区)项目,“汽车模锻件数字化制造云应用项目”入选工信部企业上云典型案例。大力建设智慧工厂,制定《襄阳市推进新一轮“千企千亿”技术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2021年对37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安排补贴资金。

三、促进产城融合,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一是加快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加快推动城市快速路和城市环线建设,东西轴线通车,内环提速改造加快推进,绕城高速南段年内建成通车。强化对外互联互通骨干通道规划建设,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全国性铁路枢纽,和县至襄阳、平顶山至宜昌高速公路纳入国家公路规划,襄阳经信阳至合肥高速铁路纳入国家铁路规划。推进汉江航道建设,今年5月,襄阳造高铁架桥机从襄阳小河港启航,通过江海联运出口至泰国。统筹老城新城发展,加快建设东津新区,开工建设庞公滨江生态商务新区,建成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和汉江生态城等商贸服务、文化旅游项目,稳步推进工业文化遗产整理与修复,利用卫东厂、603文创园等一批三线工业遗产优势,充分发挥影视带动作用,推出特色旅游线路。

二是完善城市群协作机制。引领“襄十随神”城市群发展,牵头制定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三年行动方案、年度工作要点等,承办“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成立医疗保障、人事考试服务、公共资源交易、退役军人服务等一批合作联盟,签署实施政务服务事项通办、劳动保障监察、统计合作等一批协议,推动市场主体登记、社保卡业务通办、公积金互认互贷等业务跨区域通办。启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联动推进跨区域重大工程,建立“襄十随”汽车产业合作机制,打造“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开工建设17个交通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积极推进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引江补汉工程、引丹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工程。

“襄十随神”城市群

三是加快建设高水平产业园区。推动襄阳高新区形成“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的产业结构,集聚390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世界500强企业,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0亿元,2020年在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实力跃居第29位。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吸引7所高层次院校集聚。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加快建设“龙头+配套+服务”的航空航天特色产业集群。今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襄阳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今年5月,襄阳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正式验收。

四是因地制宜推动县域经济壮大。支持枣阳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打造汽车摩擦材料等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单位)达到110多家,占据全国20%的市场份额,加快建设国家级枣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唯一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支持襄州区全面融入中心城区发展,巩固在汽车零部件、农机及轨道交通装备、粮油及肉制品加工、休闲食品、纺织服装等产业领域的优势。支持谷城县和老河口市在汽车铸锻件、再生资源、酿酒食品、装备、家具建材等领域建设特色产业集群。

下一步,襄阳市将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规划和政策,统筹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绿色转型,夯实制造业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和创新设施,加快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力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引领汉江生态经济带和“襄十随神”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原文:真抓实干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典型经验做法介绍之五:湖北省襄阳市

责编:姚城 | 审核:王海安 杜红丽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