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17时35分在襄城区发生M2.5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接下来就让小编
从科学的角度给大家介绍
襄阳地震史
襄阳及邻区横跨秦岭地槽、扬子地合两个性质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断裂纵横交错,发育有峰、襄广等7条主要断裂。
1948年以来襄阳及邻区共发生中强地震7次。其中襄阳辖区2次,一次是1948年保康黄化震级4.8级,另一次1969年保康马良震级4.8级。1959年有仪器记录以来,共记录到地震800多次,襄阳市地震活动具有震源浅、烈度高、破坏性强的特点。总的来说,襄阳及邻区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背景。
此前,每年都会发生数起地震,不过震级都比较小,且大多都在县市区,不过这一次的震源深度比较浅,只有五公里,因此震感也比较强烈。但并不意味着后续还会有更大的破坏性地震出现。
图中的小红点都是襄阳1959年以来记录的ML2.0级以上的地震
那么地震是怎样分级的呢?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
1.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 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 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8.8九寨沟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震)。
7.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我们该如何避震?
如果处在均有震感但不是中心的区域
千万千万
不要掉以轻心
编辑:苏琦琦 / 校对:孟子君
责编:姚城 / 审核:曾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