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生活在汉江两岸的儿女都为家门口的这条大江而自豪,然而到了汛期,滔滔江水又成了水患。前两天,樊城一市民意外发现五十年前的一张堤防地形图,从十几个防汛指挥部,就可看出当年防汛形势有多么严峻。
25号上午,家住樊城的张先生请来本市的规划专家,看看1960年绘制的这张《襄樊市堤防地形图》。张先生介绍,他家就在樊城的江边,四十年前,一到汛期,经常看到汉江里滔滔的江水,以及机关干部,社区居民在江堤上寻堤的场景。前天,他从旧书摊上发现这张堤防地形图后,就买了过来。
张先生说,这张堤防地形图虽然绘制简单,但码头,矶头以及各地防汛指挥部位置标注还是比较准确清楚的。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在1960年,汉江樊城段就有贾家洼,迎旭门和火星观等七个矶头,有官码头,港口码头等十几个码头以及晏公庙,林家巷,占吉庙等具体位置。让张先生好奇的是,当时市防汛总指挥部设在位于樊城的市政府,下面竟然又设了十二个分指挥部。
规划专家陈家驹说,1963年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市规划局工作,每到汛期就抽到市防汛指挥部,这张堤防地形图就是在丹江大坝还没建好之前绘制的。每年要涨两三次大水,所以当时的防汛形势很紧张,这是防汛指挥部作为一种指挥防汛用的专用图。
陈家驹介绍,地图上所标注的码头和各街道的地名,是防汛最薄弱的地方,也是防汛的重点,一到了汛期,机关干部,社区居民都要坚守在这些地段,严防死守。
直到1974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全部完成,汉江襄阳段防汛压力才稍微有所缓解。陈家驹说,这张堤防地形图的发现,不仅见证了四五十年前,襄阳人民艰苦的防汛历史,也让今天的人们知道那些已经消失的码头,矶头以及街巷,对我们襄阳城市建设和历史文物,和研究襄阳码头文化的时候会更准确的定位。
记者:汪洋
编辑:彭梦迪 / 校对:大华
责编:周群 / 审核:曾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