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渔计划的孩子们大多是家庭贫困,常常因受人帮扶而被关注。不过,樊城有个授渔学子近来在全国获奖,而这份荣誉更多得益于他得到帮助的同时,还能感恩回报社会。
1月27号,樊城职教中心学校的十几名因大雪滞留学校的学生们正在路上除雪。授渔学生刘双龙告诉记者,虽然冻手,但心理暖和,让行人走的方便。“觉得这样做公益回馈社会,也是对社会上爱心人士帮助我们的一种感谢吧。”
而这个十七岁的少年,刚刚从北京回来。在25号“授渔计划,平安成长”公益之夜的晚会现场,还获得“优秀学生”的称号,在全国只表彰了五个学生。
其实,在全国十几所学校内申报的授渔学生不少,但获得“优秀学生奖”还有层层选拔。17岁的刘双龙家在老河口,家庭贫困,父亲过世已有四年,母亲常年风湿心脏病,只能在家养些鸡鸭,生活艰辛。经济拮据,他便选择了有一定补足的授渔计划。
刘双龙表示,去年因为家庭原因来樊城职教中心学校上学,当时只是单纯的在学校好好上,过两年出去打工,也没想到得这个奖。
其实,这次上街扫雪并非刘双龙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他曾经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养老院,探望和关心那里的老人们,还走出学校义务献血……
老师翟瑞介绍,学校一直组织学生搞公益活动,上次下大雪也组织学生外出扫雪,还有义务献血,想通过这些公益活动让学生们懂得感恩,能够知道他们学习并不只是索取,而是通过行为回馈社会,特别是授渔的孩子们。
在校期间,刘双龙学习之余,还主动申请成为校文学社社长,他的认真和担当也受到老师的认可。
天性活泼的刘双龙课外创造些小发明,校园摄像机改装,玩具赛车改装,双龙踏板车改装,太阳风电车改装,蓝牙飞车改装,这些动手动脑的小成果,也得到老师同学们好评。而他觉得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认真和钻研都是必不可少的。
刘双龙表示,很多时候并不尽如人意,车改了跑不了,或者灯坏了,想办法弄好,固定不好,也会撞到墙上,慢慢要克服困难。一般三天能做一个,速度比较快,但如果特殊原因,零件不够,就需要半年一年。只要有兴趣有梦想,遇到困难挫折,不要放弃,最终会实现愿望的。
记者:汪优游/ 编辑:陈政
责编:姚城 / 审核:曾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