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加快实施汉江风光带、九水润城等重点生态景观工程,用三年时间还市民一个更美的襄阳。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在提升城市品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方面,将开工建设环岘山绿道。
环岘山绿道网制订规划
作为市区的自然生态屏障,岘山是市民首选的登山、健身场所。此前,通过三年时间的建设,已在岘山建成了六条绿道,分别是岘山文化广场到贾冲水库的示范段、张公祠段、中华紫薇园到六化建、岘山文化广场到谷隐寺、电视塔到微波站、从钓鱼洼到微波站,总长度已达39公里。
这些线路都是南北或者东西向通行,一旦市民走上绿道,要想回到最初的起点,不太方便不说,往往要走回头路。目前,绿道只串联了岘山的部分山体,其他如扁山、尖山、大朱山等山体还没有包含在内。
根据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制订的环岘山绿道网规划,环岘山绿道的范围北依环山路、东至老207国道,西面和南面则以新207国道为界,将方圆面积达68平方公里、海拔117到459米的21座山体全部环绕在内。环岘山绿道建成以后,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市民登山、健身更方便。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段宇辉介绍,通过建设环岘山绿道,以后大家的选择会更加自由。比如我们到达岘山广场,把车停在停车场以后,通过登山到达习家池后,可以通过环岘山绿道,在驿站换乘电瓶车,或在自行车租赁点租自行车,也可以乘公交返回到起点。
串联六大旅游景区
根据规划,环岘山绿道的东段也就是襄城观音阁一侧的绿道,以满足市民步行和骑行为主;而西段也就是襄城营盘、尹集一侧,同时兼具城市支干路的功能,设置有汽车通行道路,采取建设绿化带等方式与绿道隔离,以保证在绿道上行走骑行的市民安全。而这一圈环形绿道建成后,让中华紫薇园、习家池、真武山,以及计划建设的麒麟养生、岘山国际文化村和青龙湾生态旅游共六大景区联系更加紧密,能让人们更便捷地感受襄阳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的风采。同时,也使襄阳有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马拉松赛道。
绿道越建越长,今后市民在绿道健身的时间也就会越多。考虑到市民休息、就餐等问题,环岘山绿道将规划设置多个驿站或服务点,绿道内将提供电瓶车、缆车和自行车三种交通工具。其中,电瓶车将直接连接各大景点和主要的外部停车场、公交站台和地铁站点;缆车则在虎头山、扁山和歪头山,为山上山下提供直达路线。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段宇辉介绍,共规划了四个一级驿站,四个二级站,十个服务点。一级点包括,医疗安全科普教育。还有商业服务,服务中心等便民设施,包括自行车,换乘点,停车场,医疗点,公厕,休息室。
青山绿水、风景名胜融为一体是绿道最大的特点。规划部门表示,环岘山绿道建成后,科普长廊、健康步道、生态文化、襄阳历史文化等元素融入绿道。届时,岘山绿道将成为一条“有山、有景、有文化”的道路,人在绿道走,如在画中游的美好愿景将变成现实。
记者:唐兰刚
编辑:王晓
责任编辑:姚城
审核:曾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