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113165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915万奖给最懂湖北文化的你们 快看看襄阳是哪家 [editor] => 一凡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17-11-04 08:33:27 [published] => 2017-11-04 08:33:27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19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1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0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上个月

刚入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这个月

实实在在的奖励就来啦!

10月30日,湖北省文化厅发布《2017年度省扶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及基地发展专项资金入选单位名单公示》。公示中,“专项资金入选单位”一共有58家。其中,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奖励9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补助49家!

9月入选,10月领奖!一个字:赞

2017年9月5日至6日,在湖北省召开的文化产业工作会上,第三批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和第六批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3个)授牌工作完成。

其中,此次公示名单中的9家单位均为新增的第三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湖北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加大

2015至2017年,湖北省财政每年都会安排扶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及基地发展专项资金,用来“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建设一批各具特色、集成发展的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根据政策

对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试验园区、示范基地称号的单位,分别给予80万元、50万元、15万元一次性奖励;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可申请一次性奖励资金。奖励标准为示范园区20万元,示范基地15万元。

公示中9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共获奖励180万元,49家基地共获奖励735万元共915万元

快来看看获奖名单有没有你单位!

旧工厂的华丽转身
——樊城区建设路21号创意园掠影

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长廊……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完美结合,这里就是樊城区建设路21号创意园,原襄樊市第一针织厂。

原襄樊市第一针织厂遗址。

穿越历史的光影

走进位于樊城区建设路的21号创意园,复刻的工业风与设计感随处可见:水刷石外立面,坡顶红砖厂房,修缮一新的21号礼堂……

创建于1958年的原襄樊市第一针织厂,鼎盛时期拥有职工1400多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8人。具有年产成衣1000万件和针织面料800吨的生产能力,年出口针织服装创汇达400万美元。原厂地面积58000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总资产550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500万元,流动资产3000万元,年销售收入达4000万元,年实现利税100万元。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原襄樊市第一针织厂逐渐衰落。如何传承这份工业记忆,成为摆在每个城市建设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21号创意园内的花园平台。

兼容并蓄促发展

工业遗产是每一座城市在特定历史时期留下的重要遗迹,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象征意义,是“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依托。“城市要发展,工厂要外迁,但建筑遗址要保留,哪怕只是保留一部分。考虑到原襄樊市第一针织厂具备地段优势,且建筑本身品质优良,空间格局大,无论是形态还是寿命,都优于普通厂房,我们决定优先对它进行改造。”樊城区文化产业负责人李丹介绍,在借鉴了北京、上海等城市老厂房改造开发的经验后,樊城区将针织厂交给襄阳合创联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与湖北襄阳亚奇针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最终成就了建设路21号创意园。

保留80%原址厂房、库房的立面和原貌,利用原结构修旧如旧。5000株竹子遍布园区,全方位实行垂直景观绿化,5米的高空连廊将各栋楼连在一起,整个园区浑然天成。其中,5号楼是整个创意园区最具历史感的地方,从一个个画框和展品前走过,仿佛翻阅了一部襄阳厚重的工业史。同时,园区对空间进行自由划分,打造新时尚生活空间,更贴近年轻人的审美观。

21号创意园内标配的办公室。

蝶变重生创辉煌

历史遗产的稀缺性,空间环境的创意化、开放性,让21号创意园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该园区已吸引各类企业、工作室56家、商业配套21家,园区完成95%的入驻率。

创立“趣买乐”网上超市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已入驻园区近3个月。“我们团队都是年轻人,大家学以致用,创立了网上超市平台,利用后台的数据分析,帮助超市优化库存、结构,同时为超市周边居民提供网上购买、送货上门服务。我们团队以研发、推广为主,不需要很大的办公空间,这里精装修的户型刚好切合我们的需求,可即租即用,拎包办公。”“趣买乐”负责人王星辉说,目前该平台已经吸引超市12家、社区超市3家入驻。

改造后的厂房被连廊连为一体。

另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9家)

责任编辑:曾雄飞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公示中9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共获奖励180万元,49家基地共获奖励735万元,共915万元!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1711/bd71f42a98f503c1db309ec32819f7a7.jpeg [id] => 643991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113165.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113165.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编辑:王晓 [author] => 编辑:王晓 [terms] => Array ( [2] => Array ( [0] => 文化产业 [1] => 奖励 [2] => 示范园区 ) [4] => Array ( [0] => 长江云、湖北日报 ) [1]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1711/bd71f42a98f503c1db309ec32819f7a7.jpeg [id] => 643991 ) ) [oldpv] => 187 [all_pv] => 0 ) 1

915万奖给最懂湖北文化的你们 快看看襄阳是哪家

2017-11-04 08:33   长江云、湖北日报  

上个月

刚入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这个月

实实在在的奖励就来啦!

10月30日,湖北省文化厅发布《2017年度省扶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及基地发展专项资金入选单位名单公示》。公示中,“专项资金入选单位”一共有58家。其中,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奖励9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补助49家!

9月入选,10月领奖!一个字:赞

2017年9月5日至6日,在湖北省召开的文化产业工作会上,第三批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和第六批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3个)授牌工作完成。

其中,此次公示名单中的9家单位均为新增的第三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湖北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加大

2015至2017年,湖北省财政每年都会安排扶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及基地发展专项资金,用来“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建设一批各具特色、集成发展的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根据政策

对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试验园区、示范基地称号的单位,分别给予80万元、50万元、15万元一次性奖励;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可申请一次性奖励资金。奖励标准为示范园区20万元,示范基地15万元。

公示中9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共获奖励180万元,49家基地共获奖励735万元共915万元

快来看看获奖名单有没有你单位!

旧工厂的华丽转身
——樊城区建设路21号创意园掠影

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长廊……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完美结合,这里就是樊城区建设路21号创意园,原襄樊市第一针织厂。

原襄樊市第一针织厂遗址。

穿越历史的光影

走进位于樊城区建设路的21号创意园,复刻的工业风与设计感随处可见:水刷石外立面,坡顶红砖厂房,修缮一新的21号礼堂……

创建于1958年的原襄樊市第一针织厂,鼎盛时期拥有职工1400多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8人。具有年产成衣1000万件和针织面料800吨的生产能力,年出口针织服装创汇达400万美元。原厂地面积58000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总资产550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500万元,流动资产3000万元,年销售收入达4000万元,年实现利税100万元。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原襄樊市第一针织厂逐渐衰落。如何传承这份工业记忆,成为摆在每个城市建设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21号创意园内的花园平台。

兼容并蓄促发展

工业遗产是每一座城市在特定历史时期留下的重要遗迹,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象征意义,是“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依托。“城市要发展,工厂要外迁,但建筑遗址要保留,哪怕只是保留一部分。考虑到原襄樊市第一针织厂具备地段优势,且建筑本身品质优良,空间格局大,无论是形态还是寿命,都优于普通厂房,我们决定优先对它进行改造。”樊城区文化产业负责人李丹介绍,在借鉴了北京、上海等城市老厂房改造开发的经验后,樊城区将针织厂交给襄阳合创联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与湖北襄阳亚奇针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最终成就了建设路21号创意园。

保留80%原址厂房、库房的立面和原貌,利用原结构修旧如旧。5000株竹子遍布园区,全方位实行垂直景观绿化,5米的高空连廊将各栋楼连在一起,整个园区浑然天成。其中,5号楼是整个创意园区最具历史感的地方,从一个个画框和展品前走过,仿佛翻阅了一部襄阳厚重的工业史。同时,园区对空间进行自由划分,打造新时尚生活空间,更贴近年轻人的审美观。

21号创意园内标配的办公室。

蝶变重生创辉煌

历史遗产的稀缺性,空间环境的创意化、开放性,让21号创意园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该园区已吸引各类企业、工作室56家、商业配套21家,园区完成95%的入驻率。

创立“趣买乐”网上超市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已入驻园区近3个月。“我们团队都是年轻人,大家学以致用,创立了网上超市平台,利用后台的数据分析,帮助超市优化库存、结构,同时为超市周边居民提供网上购买、送货上门服务。我们团队以研发、推广为主,不需要很大的办公空间,这里精装修的户型刚好切合我们的需求,可即租即用,拎包办公。”“趣买乐”负责人王星辉说,目前该平台已经吸引超市12家、社区超市3家入驻。

改造后的厂房被连廊连为一体。

另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9家)

责任编辑:曾雄飞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